关于析因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问题!!

各位大神们,请问析因设计和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是实验设计里一种分类下的几种不同设计吗?还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的、有交叉重叠?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

唔,析因设计其实充其量不是一种设计方法,而是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一般用在多因素设计检验交互作用,但是交互作用的效应边缘显著的时候,才会用到析因分析。
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从根本上来看,是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分类的,但是从现象上来看,是实验流程上的不同。
心理学实验要求一个被试进行一个任务,我们通过测量一些反应指标,比如行为学指标或者生理学指标,来推测某个心理现象的过程。那么如果我们的实验目的,是探求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的心理过程有何不同,那我们就需要用到被试内设计,让一个被试进行多个TRIAL,来比对某一个被试前后TRIAL的反应的差异。如果我们的实验目的是要探求某个心理过程的普遍性,那就要用被试间设计,让多个被试做同一个任务,来观察是否存在普遍性,即是否个体差异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不显著。这个是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的主要出发思路。
但是被试内设计必然会涉及到一个叫练习效应的东西,即某个任务,被试做了很多次之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那么我们在这个时候测量到的指标就会有偏差。所以在练习效应特别明显的实验中,即便我们想测量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在不同刺激水平上的不同变化,也要采用被试间设计来摈除练习效应的影响。这种时候经常会采用混合设计,即实验中既有被试内设计也有被试间设计。比如我整个实验有100个TRIAL,有30个被试。但是这个实验的联系效应在做到第30个TRIAL的时候就会出现,那我可以让每个被试做30个TRIAL,这530个TRIAL在整体100个里面是随机抽取的,每个被试做的TRIAL最终加起来出现的次数比例都是一致的。这样就叫混合设计。
同样的,被试间设计有时候会碰到需要被试数量太大,而找不到被试的问题。这种时候只要实验的练习效应不是特别明显,也可以采用混合设计,以此来减少所需要的被试数量。例子同上。
所以析因分析和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根本不是同一个领域里的概念,换言之,他们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的,你要说有交叉重叠的话,也可以说有,因为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是从具体实验操作的过程上来分类的,而析因设计要求必须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变量,你要做多因素分析的时候,交互效应边缘显著的时候才会用到。如果一开始直接就假设交互效应边缘显著,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直接直接设计成析因的方式,这种就叫析因设计,但是在心理学实验中并不常用,元分析的时候会用到析因分析而已。
也就是说,不管是被试内设计还是被试间设计,都是不管有多少个因素的。一个自变量可以,多个自变量也可以。只不过在多个自变量的实验中,自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边缘显著的时候,就要用到析因分析来处理数据了。
另外,从变量的角度来分类,实验也可以分成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单因素设计一般探讨的是相关和因果,多因素设计一般探讨的是因素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具体的解释和细节,你可以去搜一下“心理学研究方法”,那里会更详细的讲到这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