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什么会灭亡??

如题所述

1、秦二世统治腐败: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2、产生社会矛盾:秦统一后,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3、矛盾激化: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4、兵心动摇:以后,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扩展资料: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他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他令农民增交菽粟刍藁,自备粮食,转输至咸阳,供官吏、军队以至于狗马禽兽的需要。他继续修建阿房宫,继续发民远戍。

徭役征发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困苦达于极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在农民酝酿反秦的时候,潜伏着的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也在俟机进行分裂活动。

秦始皇三十六年,东郡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辞,就是这种分裂活动的征兆。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9
天下初定,人心思安,秦始皇过于急功近利过度使用民力
修驰道,修长城,修陵寝,盖阿房宫,求长生要斥巨资支持徐福东渡等等都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
即使这其中很多是于国于民有利的,有好处的,但是他忽略了予民休息,战乱后休养生息的道理
加之秦国严刑峻法,最终使得严重的徭役逼的人民苦不堪言,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再就是秦始皇死后赵高扶植的秦二世残暴不仁,更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因此汉朝开国后刘邦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之后几代皇帝都是勤俭,修养生息的国策来治国,才有了文景之治和武帝的开疆扩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09
一是秦始皇太过残暴,不考虑国家财政能否支撑他的挥霍,他也因此失了民心;而是奸臣当道(赵高);三是木有好的传人(公子扶苏貌似被害了)。所以秦朝必定早早灭亡。
第3个回答  2019-05-05
政暴,法律过严,制度建设不够,过分使用民力,不知恢复生产,不注意发展文化思想,社会不能有效运转,过分使用民力,如果秦国能做好自身,社会有效运转,刘邦项羽以一己之身没有人追随又能干成什么事呢。
第4个回答  2012-04-03
始皇帝年近五十而不明白确立扶苏为太子,偶然性一也。
  始皇帝明知身患疾病而坚执进行最后一次大巡狩,偶然性二也。
  始皇帝大巡狩之前怒遣扶苏北上九原监军,偶然性三也。
  始皇帝最后一次大巡狩,于诸皇子中独带胡亥,偶然性四也。
  始皇帝中途患病而遣蒙毅回成阳,偶然性五也。
  始皇帝在蒙毅离开后以赵高兼领符玺令,偶然性六也。
  始皇帝于沙丘行营病情突然加重,偶然性七也。
  突发病情致始皇帝未能在死前写完遗诏,偶然性八也。
  突发病情未能使始皇帝召见李斯会商善后,偶然性九也。
  长期忠诚无二的赵高突发人性变形之恶欲,偶然性十也。
  栋梁重臣李斯之突变,最为不可思议,偶然性十一也。
  扶苏对假遗诏之缺乏辨识或不愿辨识,选择自杀,偶然性十二也。
  蒙恬、蒙毅相继入狱,蒙恬被逼接受自杀,蒙毅被杀,偶然性十三也。
  王翦、王贲父子于始皇帝生前病逝,偶然性十四也。
  李斯一错再错,大失前半生节操才具,终致惨死,偶然性十五也。
  胡亥素质过低而近于白痴,偶然性十六也。
  秦帝国功臣阶层因李斯突变而分化不能凝聚,偶然性十七也。
  赵高之恶欲野心膨胀变形,大出常理,偶然性十八也。
  陈胜吴广之“闾左徭役”突发暴动,偶然性十九也。
  关中老秦人人口锐减,对恶性政变失去强大威慑力,偶然性二十也。
注:以上节选自 大秦帝国 ,如果楼主对秦朝感兴趣,不妨看看 大秦帝国这本书。从秦孝公到秦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