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审计,有几个审计的问题要咨询大家,谢谢各位了!

1、为什么在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较高,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2、判断这句话对错: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时,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最好简要说明为什么)
3、内疗控制是什么啊?

1.如果对控制运行有效性你信赖程度决定了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如果控制运行有效性极低,审计人员就不打算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环节获取审计证据了,而是直接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这时就没有必要实施控制测试了,测不测试部都不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范围的执行。相反,如果信赖程度高,审计人员就可以适当缩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了。但是,前提是控制运行确实有效,这时审计人员就需要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以确定自己的判断(即可信赖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程序,而减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2.重要性水平越高说明可容忍错报水平越高。打个比方,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0元,这时,被审计单位随便一个账务处理或者其他原因就会导致财务报表与事实之间的误差达到重要性水平100元。这时审计人员就必须对被审计单位所有的账务处理及其他事项执行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与事实之间的差距不高于重要性水平,所有高于的事项均需要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0万,那么被审计单位那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的账务处理及其他事项就会大大较少,比如一笔100元的错报相对于100万的重要性水平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存在这100元的错报,对于报表使用人来讲也根本不会产生影响。所以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少。一个极端例子,如果重要性水平与资产额相同,那么就是说即使财务报表与事实完全不符,报表使用人都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获取审计证据了,直接出报告就好了啊。当然这是理论,现实可不是这样的哦。
3.没看懂你问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30
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也就是你准备更高程度的信赖被审单位的内控运行程度,就要找更多的证据去证明,所以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第二个问题,比方说你去审计订的标准是重要性水平40万。那么被审单位有个错报是50万,就算作重大影响的错报了。而你把重要性水平调高到80万,80>50当然不算重要影响的错误了.
内疗控制是什么?应该是内部控制吧?具体是指一个单位的内部监督、控制体制。对财务报告的数字和部门的运行不存在舞弊、错误提供保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03
1、因为实质性测试的成本比控制测试高,所以如果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则尽可能进行控制测试
2、重要性水平越高,即审计时可以忽略的错报金额就越大,那一般情况下CPA应当搜集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可能减少了。但是不能反过来,为了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而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相当自欺欺人啊,呵呵
第3个回答  2011-08-30
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所需要用于测试的样本量就越大,所以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也应随之扩大。
重要性水平越高,所具有的代表性也越大,其他证据的影响也越小,所需要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也就相应的减少。
内疗控制不清楚,是不是内部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