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是怎么战重围,巧妙跳出包围圈的?

如题所述

岔沟,地处浑江县,人迹稀疏,偏僻荒凉,是一条沟连沟、山接山的大山沟。岔沟的东面、西面和北面,都是高山密林,沟里有一条溪流,缓缓地从沟口流向浑江。

1938年初,日军对抗日联军的“扫荡”和“铁壁合围”更加残酷了。在南满,日军为了围歼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一次“扫荡”就出动了11个军管区的兵力。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为了打破日军的“围剿”,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抗日联军采取了两大对策,一是向西远征,二是分区作战。

岔沟静悄悄的,沟里的几户人家都闭门锁户,不知去向。杨靖宇命令部队稍作休息,准备按原定计划,通过四方顶子向河里前进。

杨靖宇刚刚坐下,一名战士突然叫喊起来:飞机,鬼子的飞机来了!

杨靖宇抬头一看,果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几架机翼上贴着“红膏药”的日军飞机,立刻警觉起来。飞机飞得很低,大概已经发现了抗日联军的行踪,在岔沟上空转了几圈以后,撒下了一片片传单,传单在空中纷纷扬扬,飘散开来。传单上写着:匪首杨靖宇,我们已经摆下铜墙铁壁,你们无路可走了……

杨靖宇知道,日军飞机一旦发现抗日联军的队伍,马上就会调动日伪军包围过来。为了争取主动,杨靖宇果断命令部队转移,迅速离开岔沟。

可是,日伪军这次来得异常迅速。抗联的指战员们还没有离开岔沟,1500多日伪军从四面八方突然包围过来,把杨靖宇身边这支400多人的抗联队伍团团围住。杨靖宇在东北的十几年,带领抗多次痛击日本侵略者,多年来,日本关东军千方百计要抓获杨靖宇,都没有如愿。这次空中侦察,日军东边道“讨伐”司令得知杨靖宇的部队被围以后,立即乘飞机赶来,在空中指挥地面部队围攻抗日联军。

突围战斗,在抗联将士看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抗日联军组建以后,他们面对强大的日伪军,时时刻刻都准备战斗。但是,今天的敌情更为严重,抗联将士们迅速拿起枪,与日伪军发生了激战。杨靖宇一面沉着地命令3团作掩护,一面带领大队抢占岔沟制高点。战斗异常激烈,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下午,抗联才抢上了岔沟制高点。敌军如黑锅上的蚂蚁满山盖岭向上几次冲锋,都为战士们击溃。敌军官兵死伤无数。

但日伪军的包围圈却一步一步缩小了,形势越来越严峻。杨靖宇将军机智沉着,指挥部队一次接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这是以弱抗强的激战,也是抗日将士军事谋略的巧妙运用。

经过一天的激战,杨靖宇将军发现,在正面进攻的伪军,许多士兵曾经受过较长时间的抗日爱国教育,他们来追击抗联战士,都是被迫的。所以决定突围战斗,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10月19日凌晨,杨靖宇把部分机枪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机枪队,随时准备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日伪军。杨靖宇还从少年铁血队中挑选出20多个会唱歌的队员,到石拉子的一个山岗上集中。

天亮了,一场特殊的战斗开始了。铁血队员们隐蔽在山岗上,喊响了抗日的口号,高唱抗日歌曲。岔沟的清晨,歌声回荡,悲壮激昂,仿佛不是一个战场。那些伪军听到抗日的歌声,手中的枪都握不紧了,士气明显低落了。

杨靖宇最关心的是第三团阵地。岔沟突围战,第三团一直控制着最高的几个要点,日伪军反复向这些制高点发起攻击。杨靖宇知道,如果这些制高点一旦失手,抗联将士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这天,杨靖宇连续13次派警卫员到第三团的阵地,传达必须坚守阵地的命令。

第三团指战员们深知他们责任重大,每次接到司令员的命令,都明确表示坚决守住阵地。

夜幕降临了,岔沟里的枪声暂时停息了。寒风袭来,战场上赁添了许多凄凉。日伪军为了取暖,满山遍野地燃起了篝火。

杨靖宇站在一个山岗上,抬头望去,这篝火里里外外足有八九层,鬼子调了不少部队呀!看着看着,杨靖宇忽然心里一亮,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对警卫员说:马上通知团以上于部,都到我这里来!

夜暗里,杨靖宇毫无睡意。他扫视一眼身边的干部,说:今天的战斗,大家都打得很好,鬼子伤亡很大。但是,由于鬼子的部队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兵力不少,你们看,这周围到处都是篝火,到处都是鬼子兵。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从长计议,我们必须组织突围。从什么地方突围呢?向东,不行,鬼子已经在东面加强了兵力。西面行不行呢?西面的地形很险峻,突围出去有困难。

杨靖宇说到这里,站起来,指了指周围的篝火,继续说:你们看看,鬼子的火光已经为我们指明了突围的方向。西北那一个山岗上,日伪军力量较弱,我们应该出其不意,从西北打开缺口,先突围出去,再向东绕道前进。

杨靖宇一席话,大家备受鼓舞。于是,指战员们立即准备突围。为了轻装突围,身边一时用不上的东西,都埋到地下。

半夜,特务连出发了。杨靖宇有意要特务连作向导,因为特务连连长会讲日本话。

部队悄悄地离开营地,向日伪军的防线靠近。黑暗中,坐在篝火旁的鬼子都可以数清楚了。

敌人丝毫没有发觉。

杨靖宇冷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示意部队暂停,特务连先走。

特务连长一行人走近一堆篝火时,被伪军发现了,那伪军立即开了一枪。特务连长见状,用日本话骂起来:他妈的,打什么?都是自己人。几名朝鲜族战士也用日本话骂开了。

那伪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发愣,只见特务连长扬起手枪,

叭!叭!两声枪响,那伪军倒下了。

杨靖宇手一挥,指挥部队一边往外冲,一边阻击日伪军。

几名伪军清醒过来,立即大喊起来:联军突围啦!联军突围啦!

这一喊,岔沟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日伪军摸不清情况,见部队就放枪。杨靖宇看到日伪军的部队互相打起来了,抓住时机,组织冲锋队向眼前的这股伪军进行攻击,激战中,伪军的1个连被抗联指战员缴了械。随后,杨靖宇率领主力,巧妙地从这个缺口中突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

杨靖宇率领从岔沟突围的部队到达河里山区以后,抓紧时间进行休整。12月末,这支部队转至桦甸县境内活动。1939年春,杨靖宇率领部队攻打桦甸县柳树河子、敦化大蒲柴河等日伪军据点,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与此同时,第1路军第1方面军也奏响了胜利的凯歌。8月,第1方面军编成以后,主力先于总司令部转移到河里山区,为了筹集过冬的物资,部队在金川、蒙江等地不断出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在金川县回头沟战斗中,抗联将士击毙和俘虏伪军90多人,缴枪30多支。为了牵制日伪军,战斗结束后,一部分部队留在老岭山区,坚持斗争,掩护总司令部转移。

在辑安县沉沟,第1方面军与一部分伪军遭遇,战斗中,歼灭伪军200多人。战后,抗联将士抓住战机,向辑安县北大街进攻,袭击双安村的铁路保卫队,攻克活龙盖,攻打青沟子的“集团部落”。

1938年11月,第1方面军主力从华壕山区转回到辑安,开展游击活动。这期间,部队连续战斗数十次。先后袭击辑安县二道阳岔。新开岭、尖刀岭等日军据点,攻打了花甸子、土城子、横路的伪警察所。

1939年春,第一方面军主力转至河里山区,与总司令部会合。

杨靖宇身经百战,还十分善于总结作战指挥的经验。在对日伪军作战中,杨靖宇提出了“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四不打”的作战原则。杨靖宇指挥部队,采取“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游击战术,同日寇作斗争。这些都是杨靖宇将军宝贵的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第一路军能够化险为夷、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不断打击日伪军的高超指挥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杨靖宇2:杨靖宇深陷日军重围,危急时刻想出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