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作为中国传统主食,出现在什么时候?面条的种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有明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面食,出现在汉代。那个时候面食都叫做“饼”,因为面条必须在汤中煮熟才能食用,因此又被称之为“汤饼”,更确切的说,应该叫“片汤”。早期的面条大约就分为片状和条状,到了南北朝时期,面条种类开始增多。

现在对面条的区分,一是在面的形状上,二是在卤汤上。

通过面的形状大约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扁面,一种是圆面,最后是空心面。之所以会出现不同形状的面条,是因为加工手法不一样。

圆面一般是通过手拉形式形成,比如兰州拉面,比如新疆拉条子。都是把和好的面团,经过反复拉扯,最终形成圆形条状面食。

而扁面则是通过擀、压方式,将面团案板上擀薄之后,再用刀切成细条之后所形成。当然了,现在经过机器加工形成的挂面,这些工序就要简单多了。通过面的宽窄也可以分为宽面,窄面,韭叶等。

对于中国挂面这一技术,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产生了。最早是用于军队使用。这种晾晒干的面食,即便于保存,也可以随时食用。

还有一种扁形的面,就是刀削面。它是一种既不通过拉扯,也不通过擀压方式,而是直接用刀在面团上削出条状的面皮,然后煮熟之后,加入卤汤即可食用。

最后就是空心面,据说是由意大利人最早发明。不过也是通过马可波罗,把中国面条技术带到了意大利之后,再有一个西西里岛人重新加工而成。

最后就是关于卤汤方面的区别,卤汤是关乎面条口感的至关环节,它分为带汤和不带汤两种。像不带汤的有炸酱面、凉拌面、热干面、扯面、油泼面和拌面等。

带汤的也比较多了,像烩面、牛肉面、臊子面、浆水面、罐罐面、西红柿大卤面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在我国古代时期,面条是被叫做‘汤饼’,直到宋代后才开始叫做面条。

古代人民经常吃五谷杂粮,就是水稻,黍,稷,麦子,菽五种,在秦朝之前是没有石磨,谷类食物没有办法去脱壳磨粉。

所以那时候食物都是放在笼屉里直接蒸熟,或者煮熟,烤熟用来做主食。

到了战国时期有人发明了石磨,大家开始把五谷杂粮脱壳磨粉,他们发现打磨后粉状食物更容易制作,口感也更好。

于是人们开始一直食用打磨后材料做成食物。于是大家开始研究怎么把粉状材料做成食物,晋朝时期人们发现粉状材料,加水后活成面团,可以被做成食物。

被扔在油锅里炸成饼,水煮,笼蒸,这些制作手法出来食物都被叫做饼。

里面最常见就是汤饼,也就是面条。当时面条制作还没有那么完善,只是过水煮熟,捞出来放在碗里就可以食用。

没有太多佐料来搭配这个面条,更何况在古代盐很珍贵,所以在古代面条很难吃。

直到后来,在美食方面爱好者,开始研究怎么制作出各种各样美食,他们在寻找佐料,然后加入面食里,或者把面食和佐料一起制作,就有了包子,馅饼,饺子,汤包,等等美好食物出现。

面条不在单一,开始多样化出现,炒面条,清汤面条,红油面条,牛肉面,热干面,凉拌面,炒面片,炒拉条,渐渐面条被丰富起来。

在后来大家在生日那天吃一碗寿面,也被流传开,因为大家觉得女人生完孩子不适合吃硬食物,对牙齿不好,所以就煮面条给她吃,这样一来为了让孩子记住母亲痛苦,就会在母亲过生日时,让孩子煮一碗寿面给母亲吃。

在古代面食还是有很多,现在也有很多制作方法没有了,要么就是被我们改善了,面食在古代地位还是很高。

第2个回答  2020-09-22
面条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代面条有长条状和圆饼状,那会面条要放锅里煮,也叫汤饼。现在我们面条的种类很多,油泼面,拉条子,烩面,杂酱面,炒面等。
第3个回答  2020-09-22
据我所知,最早的面条是北魏时期,人们利用刀,案板,擀面杖之类的工具,将面团切成细条,后来在唐代,人们讲切好的面条悬挂晾干,这就是挂面了。现在面条的种类很多,比如挂面,方便面,鸡蛋面,蝴蝶面,手擀面等等
第4个回答  2020-09-22
面条出现在东汉,面条的种类很丰富,比如说莜面,拉面,刀削面,板面,热干面,手擀面,小鱼苗,凉面等等,中国的面条种类特别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