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一个优秀的品质经理?

怎么样做啊,从哪入手?

一、目标清楚。品质是为公司中长期利益服务的,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公司中长期利益的质量目标。在每时每刻,个人和部门的每个行为都应符合公司中长期利益这一目标。

二、坚持原则。所谓原则,我个人的理解什么是合格,什么是不合格,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质量管理体系。

三、协调和沟通。这主要是指当需要跨部门合作时或部门之间出现分歧时要统一思想,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做,可以怎样做(变通)。要做一个好的品质主管,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做协调和沟通时我的经验是把握住以下几点:1)位置低一点,以一种较低的姿(心)态切入;2)眼光高一点,在讨论的分析问题时应站在比部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也就是尽量避免本位主义;3)办法多一点,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应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以供部门实施。

四、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做品质主管更多的是和顾客投诉、质量事故、不符合项、各部门和领导的不满等打交道,在这时候,最关键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把这些都当做是前进中的问题和自己提高和成熟的机会,持续改进,愈挫愈勇。

五、培养自己的影响力。以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塑造自身的魄力和魅力。从而,最终达到一种不怒而威的效果。举个例子,我刚进公司时仅是一名质量工程师,专门负责处理顾客投诉,当时公司里最拖拉,效率最低,最不守信用的部门是技术部,公司所有的部门主管都对他们怨声载道。我于是在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时先让各部门做出承诺,然后到各部门跟踪完成情况,开始时技术部主管总是说很忙没时间,我就搬张椅子在他的办公桌边坐着,不说话,就看着他忙东忙西,直到履行了该部门的纠正措施为止,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技术部就能够到时间自动完成纠正措施了,在全公司也就知道,有一个质量工程师很厉害,把技术部门搞定了。当然在具体处理中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希望能够帮助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6
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首先要从树立正确的品质理念入手,让大家都建立正确的品质观。
品质是以“品质理念”为指导的,有什么样的品质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理念是错误的,那么我们怎样去努力工作都是“白费力”,至少是事倍功半。
正确的品质理念包括:
①“品质是制程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这句看来十分简单的话,好像谁都会说,但能真正理解、真正指导我们的工作就不是哪么容易。许多企业业务部门都会认为:“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做好,所以才设QC来检,QC要给我们堵住!” 当这句话由工程/生产两位经理达成共识后,品质就真的只有靠“检查”出来了。
所以,建议品质最好划归生产部,同时有设计部门、工程部门参加,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建设正确品质体系的过程。
②“品质监督”与“源流管理”之争。
如果是出了问题,只追究IPQC责任,而制造者却“逍遥在外”的话,进一步发展是:每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的任何一个步骤都要找一个人来监督。这是与正确的品质理念背道而驰的,我们要自主做好、我们要从源流管好,逐步减少品质检验人员。
在这一认识上,是推行品质管理最常遇到的思想阻力,但需要坚持,因为人的思想是十分顽固的。
③品质责任之界定。
出了品质问题,究竟要不要分清楚责任?品质、工程、生产对同一件品质问题,所负的责任的多少是否要区分?责任还是要划分的,只有责任分清楚,才有改进的动力。我的建议是:
a、不良率小于5%时,由生产部主导改善
b、不良率在5%-10%时,由工程部主导改善,品质部参与;
c、不良率大于10%时,由品质部、工艺部和设计部主导改善;
2、不同的品质工作方法如何引入:
①5S推动的方式方法:
a、用QCC活动的方式,发动全员参与;
b、逐步推进,一项一项推进;
c、先制订标准,再执行标准;
d、以生产部为主体等;
②坚持品质例会。
采用总结报告式、个案问题检讨式结合,更加务实地解决问题,通过会议达成的共识。
③培训的方式方法:
a、培训计划要切实,不要追求量多;
b、教材要审核,讲师的师资要认定;
c、承办单位要有服务意识;
d、培训要用行政职能来推动;
④引入工序互检机制。
⑤制定作业指导书。
采用作业分步图示的方法,可以降低产品测试不良率。
明确生产通知单的格式,可以有效预防因指令模糊造成的批量性品质事故。
3、优化品质部组织职能:
从“品质检验部”向“品质控制部”、“品质保证部”方向转变:
①品质工程分析:设立工程QE工程师,展开品质分析,推动工程部实施工程质量的改善。
②开展品质全员培训、内部品质稽查等工作。
③设置零配件品质工程师,避免品质空档。
④IPQC将工作重心由抽查、首件核对改向巡检与预防控制。
4、带好品质管理团队:
通过干部调整、培训引导,让品质部目前呈现良好的团队士气。
条件合适时,可向外输送的管理人员,让品质意识贯穿企业经营环境的全过程。
第2个回答  2011-09-16
1.根据RTY督导各部产品质量,数据收集统计
2.建立预防措施,追踪确认,达到品质目标(每个产品都有缺陷,你的缺陷是否反复发生,是否不受控制,代表对策是否有效)
3.协调推动各部按ISO运作.品质体系是否符合ISO要求
4.召开品质周会,查核品质Issue进度
5.对进料品质进行最终判定,并推动IQC、QE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辅导、稽核、评估、追踪改善等.
6.定期供应商评审会议及对供应商评估
7.督导产品可靠性测试和新产品试投产的品质改善及可靠性测试
8.对成品的品质进行最终判定,
9.督导并审核品质周报、月报表.
10.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PS:1.公司所有品质ISSUE,品质单位要全部掌控和落实督导改善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否则可诉不断,千万不要依靠其他单位掌控品质Issue进度
2.无论品保是全检还是抽检,到客户出现品质就是品保职责,不要因忙不过来or 细节不注意有其他单位代劳
3.品保单位要深入了解客户底线,(有些事情是不可上台谈的)使用品管统计手法和自身分析能力判断品质是否Pass,判断预防措施是否有效,要有审核能力,部署工程师也要有此能力,否则空谈
4.重点不断改善制程能力,不因生产换人而品质上下起伏。(设计+制程能力才是最好的防呆保证品质)
5.品质工程师没有判断技术能力,就是传话筒而已。宁缺无烂。(很多公司就因此而搞不好品质)
以上观念是重之,部署能力重之,否则再好的流程也做不出好品质。
以上希望能帮助您!谢谢!
第3个回答  2011-09-16
首先要知道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但是问题出来了还是得解决的,我的建议是这样做:
1.首先以周为单位,收集上周的不良数据,包括不良原因,不良的数量,一定要详细准确.
2,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不管多少问题它都回有严重不严重和急与不急之分,那么我们就找出问题最严重的前三项作为本周的重点解决对象,不要多,多了反而回乱,反而没效果,循环做,每周解决前一周的前三项.能做好就很不错了。
3,每月进行不良率统计,进行分析改进,可做曲线图
第4个回答  2011-09-16
我是IT公司的产品经理,因为您没描述所作的行业,所以我只能用IT质量经理方向给你建议;
首先,你要了解你的项目、产品都应具体什么品质,是否满足客户需求入手。
其次,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是否有创新的东西。
最后,不断的完善、优化你的项目或商品。
希望能够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