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借喻写作:揭清之失,悼明之亡,你怎么看呢?

如题所述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回书写得有点怪怪的。首先,这个回目有问题,似乎是在掩饰什么隐秘。按照对仗式回目,这一回回目的下联最后一个字应当是平声,而这里却用的是仄声字“府”。

最不搭调的回目与内容有出入,属于文不对题。书中介绍,贾珍为抬高秦可卿的地位,把葬礼办得更为风光,花一千五百两银子请戴权给贾蓉补了个五品龙禁尉的缺。明明是贾蓉被封龙禁尉,怎么会在回目中写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呢?这种纰漏对于才高八斗的作者而言,是不应当出现的。既然是如此大的纰漏,又不该出现,那么,是否其中有不可明写的隐秘呢?

秦可卿葬礼隐崇祯皇帝

大清入关后,为笼络人心,给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办了一场很风光的葬礼。以蔡元培索隐派为主的观点,认为《红楼梦》是“揭清之失,悼明之亡”,秦可卿葬礼隐崇祯皇帝葬礼。既然是满清为崇祯办的葬礼,刚刚入关的满清大臣、贵族出席葬礼,宫廷出面前来悼唁,显示出很高的规格也不足为奇。

据考证,《红楼梦》中有两位人物与崇祯皇帝同生日,一个是林如海,另一个就是秦可卿。所以,索隐派这样解释秦可卿的葬礼,似乎很有道理。

秦可卿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

这是刘心武先生的考证,说秦可卿在贾家地位很高,明明与公公偷鸡摸狗,反倒是贾母眼中第一得意的孙媳妇。秦可卿在贾家这种不合常理的地位,表明她的身份一定高于贾家。由此,从胤礽两度被废,圈禁宗人府推断,废太子把一个女儿暗中偷渡出来,隐藏到贾家。这个女儿就是秦可卿,贾家以此为政治赌博,试图东山再起。

这种推断也很有道理,也是秦可卿葬礼上诸多王公贵族,乃至宫廷派戴权前来悼唁的原因。不过,这有一个漏洞。既然是悄悄私藏的格格,那是不能公开的,否则就是欺君大罪,贾家吃不了兜着走。刘心武先生在讲到贾元春时,说她因为高密而才选凤藻宫,得到了皇帝的宠幸,成为贾家政治博弈的另一张牌。而所告密的对象就是秦可卿,“二十年来辨是谁”辨的就是这位自小生活在贾家的废太子的女儿。这就自相矛盾了。

所以,秦可卿作为废太子女儿的身份,贾家就不可能如此张扬的办葬礼,宫廷也不会派人前来吊唁。

秦可卿丧事喻董鄂妃葬礼

董鄂妃是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在董鄂妃产下四皇子后尚未出月子,孝庄皇太后在南苑行宫生了一场大病,作为媳妇必须尽孝道。董鄂妃冒着严寒前去服侍,从此落下病根,不久就去世了。

于是,有考证说,秦可卿的丧事就是隐写董鄂妃的葬礼。作为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葬礼肯定是很风光的,宫廷以及王公大臣悼唁自不必说。

对于这一条,绿野老道似乎比较赞同。以下,便是拙见。

秦可卿之死与《红楼梦》

简单说一下,《红楼梦》的作者很有可能是曹頫。这个曹頫是曹颙死后,曹家正脉已无人承袭江宁织造职位。康熙皇帝深怜曹家,便把曹頫过继给曹寅遗孀李氏为子,袭了爵位。而这个曹頫,就是曹寅的兄弟曹宣的儿子。曹宣则高度疑似顺治与董鄂妃所生的四皇子。这个四皇子其实并没有死,是被曹玺的填房夫人、康熙的保母抱出皇宫,藏匿在了曹家。

但是,曹宣的藏匿与刘心武先生说的秦可卿偷偷藏匿不一样,有可能孝庄做的。这个四皇子出生时,顺治便宣布为朕之第一子,明显是要传位给他的。但是,因为顺治的治国之策与孝庄、多尔衮基本相左,且矛盾很深,孝庄便要做主选定皇位继承人。这样,四皇子便提前被废掉而把他压制在贾家,不准暴露身份。

曹寅的大量诗作证明,他一直在辨认这位非常亲近的兄弟。如果说贾元春的判词第一句是“二十年来辨是谁”,所辨之人应当就是曹宣。曹宣也经历了两次死亡,这从曹寅的诗作中可以探索得到。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到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自己的妹子可儿教授云雨之事。这是一种隐喻,意思是提示贾宝玉的皇家血统。警幻仙境才是真正的皇宫,只有那里才有如此多的女子,才能上演“万艳同杯”、“千红一窟”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