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优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如下八重理论,分别是: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及凯夫斯(R Z.Caves)等学者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不完全竞争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

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优势

技术优势; 资金优势;组织管理优势; 原材料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

(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折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5
规模经济一般指规模效应,规模经济是与体现GDP增长方式的经济规模指数相对而言的、反映经济体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效益指数。宏观上,规模经济指一个经济体(通常为一个国家)用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来综合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微观上,规模经济指用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综合效益等来衡量的发展指数。规模经济也指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资源配置与再生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企业边际效益的增加。微观的规模经济离不开宏观的规模经济,宏观的规模经济制约提升引导微观的规模经济。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经济规模都不等于规模经济,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的经济规模才是经济发展的指标、目标和路径。不完全竞争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不完全竞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J.M.Clark)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来的。克拉克指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来没有存在过,其应用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作为人们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或判别是非的行为标准。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6-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第2个回答  2020-10-08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於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它们是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只有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不断创新、改善管理及改进工艺以不断地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使自身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同时,市场自由竞争的存在,促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给消费者以众多物美价廉的选择,也使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化,因此,自由竞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只有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节能挖潜,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合理化和最优化,而垄断则削弱甚至阻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少数企业之间通过达成垄断协议,或一个企业凭借垄断优势独占市场,形成对市场定价和份额的垄断,不仅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也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在19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反垄断就成为了各国规制的对象,各国均采取严厉的立法来进行反垄断的法律规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08
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经济梯度 :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
区际经济联系 : 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 、 人口与劳动力 、 资金 、 技术 、 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
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空间相互作用 : 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 、 人口与劳动力 、 资金 、 技术 、 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
区域分工 : 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 。 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
础方面的差异 , 因此 , 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 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
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赫克歇尔 — 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 H-O H-O H-O H-O 模型 ) : 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 。 所以 ,
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 , 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
相反的商品。
区域合作 :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 , 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 , 在区
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 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 : 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 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
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
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 : 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 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
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 、 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4个回答  2020-10-08
一.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即使两国在各方面完全相同,互利贸易也会发生,这是赫-俄模型不能解释的。

假设两国情况完全一样,即共享一个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规模报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两国的无贸易均衡相对价格相等,即为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公切线斜率。在贸易中,两国完全分工生产两种商品,然后按照均衡相对价格进行交换

二.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现代经济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别而非同质的,导致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完全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

赫-俄模型中的贸易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差别的,而产业内贸易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要素禀赋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额也较大,产业内贸易则在具有相同经济规模和要素比例的国家之间较大。可以说,产业间贸易反映了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反映的是获得性的比较优势。

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别产品的生产,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就不能再准确预测贸易模式。而且,赫-俄模型预测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要素的收入,但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获得收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