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庙是什么荣誉?

如题所述

配享太庙的人和先帝一样,可以受后代皇帝皇子的跪拜磕头,享受到大型的祭祀,这是古代一个死者的最高荣誉,因为皇帝死后也不过是如此。能够进入太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历代皇帝对配享太庙的臣子也十分慎重,有功于社稷还不行。

要求必须是大功于社稷,足见其严苛,即使王爷没有功劳也进不去。作为皇帝自己家的祖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父母一类人,受后代皇帝的磕头跪拜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后来为了褒奖一些功臣,允许非皇帝亲族或是远亲的人配享太庙。



扩展资料:

清朝历史上,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界堪 、通达郡王雅尔噶齐是因为死后无子、绝嗣,故顺治将他们供入太庙。

再除怡贤亲王胤祥和恭忠亲王奕欣是特例外,其余大部分人都是因军功而被赐予此项殊荣。铁帽子王也并非都能入选太庙。享殿分东西两殿,东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享太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6

配享太庙是一一个经常在一些史书、 古装剧等里面看到的词,说的是古人的一种荣誉,原本太庙是供奉皇室先祖的,可以说里面都是历代皇帝,

而后来,诞生了配享太庙,就是一些人经过皇帝的批准,也可以进入太庙,享受后世皇帝的供奉,是非常高的荣誉。

扩展资料: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间),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6

由于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间),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

扩展资料:

清朝太庙

清朝历史上,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界堪 、通达郡王雅尔噶齐是因为死后无子、绝嗣,故顺治将他们供入太庙。再除怡贤亲王胤祥和恭忠亲王奕欣是特例外,其余大部分人都是因军功而被赐予此项殊荣。铁帽子王也并非都能入选太庙。享殿分东西两殿,东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享太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