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宗法制对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如题所述

  当时影响:①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对现在社会的影响: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矛盾。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

  西周宗法制直接导致了分封制,分封抽使国内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产生了众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无数大小的禄田。由于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地名直接转变成了“氏”(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关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于是,中国人的姓氏遍地开花,骤然增多。——这就是宗法制度对中国姓氏产生的根本影响。

  "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把原有的宗族之法系统化,并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我国夏朝时就已确立王位世袭制,但也有"夫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区别。商朝末年才完全确立了嫡长继承制。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 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天子按嫡长继承制世代相传,是天子"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为诸侯,他们是从属"大宗"的"小"。这些诸侯也是按嫡长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非嫡长子则由诸侯分封为卿大夫。诸侯对于这些卿大夫来说,又是"大宗",依次类推。大夫以下又有士,士是贵族阶级的最底层,不再分封。在这样的情形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 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追问

有没有简短一点的。

追答

前面2段就是简短的,你稍微概括下就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4
西周的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此而形成的血缘宗法的家庭制度,传统伦理道德也以家庭伦理道德为主。而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度也为后朝后代所继承。
第2个回答  2011-09-03
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是“大宗””小宗“,另外就是很多的封建制度都是发源于西周,而演变下来的。比如分封制的演变,和历法方面,还有中央地方官员制。
第3个回答  2011-09-08
周王朝的统治制度是建立在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礼乐制度,宗法制度,帝长子继承制度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逐渐淡薄,政治制度上的服从关系也逐渐淡薄,因而导致后期的土崩瓦解
第4个回答  2011-09-10
太长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