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可控硅调速电路?

我用单片机控制可控硅调220v灯的亮度,用万用表测量负载两端的电压总是在100到220直接跳动,请问是什么问题,单片机输出pwm信号是正常的,控制了一个双向光耦,然后光耦控制双向二极管

可控硅调速电路输入的是直流电,通过一个滤波电容稳定电压。然后分成俩两路,一路是电调的BEC使用,BEC是给接收机与电调自身单片机供电使用的,输出至接收机的电源线就是信号线上的红线和黑线,另一路是介入MOS管使用,在这里,电调上电,单片机开始启动,驱动MOS管震动,使电机发出滴滴滴的声音。启动后待命,有些电调带有油门校准功能,在进入待命前会监测油门位置是在高还是低还是中间,高的话进入电调行程校准,中间的话开始发出报警信号,电机会滴滴的响,低的话会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一切准备就绪后,电调内的单片机会根据PWM信号线上的信号决定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的高低以及驱动方向和进角多少来驱动电机的转速,转向。这就是无刷电调原理。在驱动电机运转的时候,电调内共有组MOS管工作,每组个极,一个控制正极输出,一个控制负极输出,当正极输出时,负极不输出,负极输出时,正极不输出,这样子也就形成了交流电,同样,三组都是这样工作的,它们的频率是HZ。讲到这,无刷电调也相当于一个工厂里电机上使用的变频器或者调速器。电调的输入是直流,通常由锂电池来供电。输出是交流,可以直接驱动电机。另外航模无刷电子调速器还有三根信号输入线,输入PWM信号,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对于航模,尤其是四轴飞行器,由于其特殊性,需要专门的航模电调。那么为什么在四轴飞行器上需要专门的电调呢,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四轴飞行器有四个桨,两两相对呈十字交叉结构。在桨的转向上分正转和反转,这样可抵消单个桨叶旋转引起的自旋问题。每个桨的直径很小,四个桨转动时的离心力是分散的。不像直机的桨,只有一个能产生集中的离心力形成陀螺性质的惯性离心力,保持机身不容易很快的侧翻掉。所以通常用到的舵机控制信号更新频率很低。追问

什么乱七八糟的,牛头不对马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如果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控制有这么几种形式: 1.就是控制变压器的输出抽头的触点,可以通过继电器,接触器,可控硅等实现。 2.可以通过变频器原理的调压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输出电压的逆变器。 要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要首先有过零检测电路。 过零检测可以采用比较器实现。 可控硅实现交流电调压实际是调功,一般有两种方案1,调节单位时间内交流脉冲个数。 2,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电流大小。全导通为180度,一般工作在60到140度左右 一般第二种方式比较常用。 单片机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度关键在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一般思路单片机检测到交流电零点时产生中断,经一段时间延时后触发可控硅。 50HZ市电而言,延时时间必须在10毫秒以内。将这一个延时时间分成N份即N级调节输出功率。延时时间越短可控导通角度越大输出功率越大,延时时间越长可控导通角度越小输出功率越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4
如果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控制有这么几种形式: 1.就是控制变压器的输出抽头的触点,可以通过继电器,接触器,可控硅等实现。 2.可以通过变频器原理的调压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输出电压的逆变器。 要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要首先有过零检测电路。 过零检测可以采用比较器实现。 可控硅实现交流电调压实际是调功,一般有两种方案1,调节单位时间内交流脉冲个数。 2,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电流大小。全导通为180度,一般工作在60到140度左右 一般第二种方式比较常用。 单片机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度关键在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一般思路单片机检测到交流电零点时产生中断,经一段时间延时后触发可控硅。 50HZ市电而言,延时时间必须在10毫秒以内。将这一个延时时间分成N份即N级调节输出功率。延时时间越短可控导通角度越大输出功率越大,延时时间越长可控导通角度越小输出功率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