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说与故事

龙的传说与故事

据传,古时候森林里的动物很多,而且非常凶猛,常常成群结队出来袭击、吞食人类,致使人类无法安宁地生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只好频频向天庭发出求救呼声,祈求上天能惩治那些无比凶残的动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间查看,了解实情。 六郎神下到凡间目睹了动物撕咬凡人的场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如果不及时拿出拯救办法,人类将无法生存。他重重地划出一条界线,暂时把人与动物隔离开,再遍访百姓,搜罗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在动物之中立一个“王”,以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的动物。六郎神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苦思冥想得出了一个妙计:以九种动物组合成一种新动物,取名为“龙”。说办就办,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画了起来。先勾画出蛇身,接着画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当画完“狮须”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这第九样“虎眼”只能先画在一旁放着,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个咒,再把两只“虎眼”安上去,以后这东西才会更听话。快到八十天时候,有一个木匠带着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头,走入洞内歇息。偶然之中看见洞壁上画着一个动物图案,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东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两只眼睛。他随手拿起墨笔,模仿六郎神画的“虎眼”,添在龙头上。这下坏了,洞壁上的龙张牙舞爪扭动起来,嘴里喷着浓雾,龙体火光四射,一时狂风大作,洞内飞沙走石,龙像一道闪电似的飞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吓得屁滚尿流。 一听说“王”龙出洞,那些凶猛的动物早已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出来食人,从此,人们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随随便便在山野劳作。 但是,龙成了百兽之王后,日益狂妄,根本不听六郎神的使唤,常常飞上天空兴妖作怪,有时连续降雨不止,地上常闹洪灾,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摇身一变,还多出了一条龙。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条镇在云层里,继续看管动物;另一条则打入东海,令它不得随意出入。 百姓以为龙虽然出了一点小差错,但毕竟功大于过,依然把它视为吉祥物,因此,逢年过节都要扎上一条龙,走村串户游耍一番,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太平安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采用了咱们中华民族塑造“偶像”的常用手法。比如,龙是咱们民族的象征,但这是综合了很多上古部落的图腾逐步创作添加而成的。发展强大的部落逐步吞并其它的部落,就不断地在旗帜上增加那些个已经消亡部落的相关元素,来促使求同存异地解决族群融合问题。让一条龙,身上综合了很多图腾的“魂”。瞧,星条旗上加星的做法估计是跟我们老祖宗学的,那头闯进北美玉米地里的熊多摘得一个玉米,就加星一颗以作记号。和我们老祖宗逐步整合部落图腾的做法,本质是一致的,仅是抽象与形象的区别罢了。据说,黄帝部落的图腾本来是一条黄河大鲤鱼,随着部落的不断兼收并蓄,图腾就逐步吸收了其它部落内容。最终使鲤鱼演化成了龙。经过艰苦卓绝地努力,鲤鱼最终化龙,现在已是励志成才的经典了。但谁有能说清楚,这个古老的故事起源时,是不是和我们族群的融合过程有关呢?我想或许有些可能。
如果说,现在的驯鹿因为综合了一些其它动物的形象而称之为“四不象”的话,那龙就比它更“过分”了。据称,龙,头似驼,吻似鳄,目似牛,颈似鹤,鳞似鲤,角似鹿,足似鹰,体似蛇、尾似狮等等,很多。它们既代表了一些部落的消亡,也揭示着族群在不断地进行新的融合。多民族求同存异的特点看来是历史悠久啊。而“鳞似鲤”,这一点,又让我联想起传说中龙是最怕揭鳞的,这是不是有意暗寓从黄帝部落演化而来的鳞,动了这部分,就动了根本啊?龙的面目,经几千年改造,定稿于北宋。从此,龙有了上述的标准形像,还具备了下列内在特征:“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2-08
屠龙之技
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屠龙之技”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