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样看待有偿家教的问题

如题所述

对于这种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谋取私利的行为我们是要坚决反对的,这是教育部一个非常鲜明的态度。
第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偿家教”容易引发教师师德的堕落。这种风气一旦形成,纯洁师生关系就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行为变成了商业行为,充满了铜臭气息,这对孩子心灵也是一种伤害,也违背了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使教育涂上了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
第二,“有偿家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每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这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平、和谐的一份责任。作为实施公平教育的主体——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势必将造成教育上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行为,实际上是社会责任、政府行为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我们的社会有责任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荣誉。目前社会上的各种差距还很难真正做到教育公平,但是至少在小范围内,在班级内,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公平的,这是对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要求。而保证这个公平的责任人——教师,一旦实施了“有偿家教”,教师还能做到在班级内的教育公平吗?
第三“有偿家教”影响教育的整体形象。目前的社会状况,客观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家长渴望孩子得到老师的关爱,所以家长在教师面前是弱势,对于教师的提出要求,为了孩子前途家长很难去拒绝。大家试想一下,老师向你要钱,你一旦拒绝了,你的孩子还会在他那里得到公平对待吗?“有偿”行为,事实上就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商业行为的前提双方的地位的均等,是公平竞争。白居易写的“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和“有偿家教”有多少区别呢?家长敢怒不敢言,勉强接受。这势必会影响教育的形象
第四,“有偿家教”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培优辅差”、“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水体,是贯穿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如果把一部分待提高的学生延伸到课外的“家教”上,势必会冲淡教师正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另外教师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有偿家教”从组织到实施,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来说,这种“有偿家教”,会使学生产生依赖的情绪,降低在正常学校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短时期看,家教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了这种家教,成绩会有大幅度下滑。 有偿家教存在这么多的危害,就应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在加大整治有偿家教力度的同时,应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学校也应加强教师的管理工作,规范教师的行为;社会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如此,有偿家教才会有所收敛,直至销声匿迹
第五,有偿家教影响教师本职工作。一位副校长表示,现在教师工作压力都很大,很多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双休日全休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休息时间教师还要干家教挣钱,势必造成休息不充分,对下一周的备课工作产生影响。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做好课堂教学,个别教师双休日昼夜连轴转搞家教,这是本末倒置。俗话说,“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一个教师如果业余时间大部分花在家教上,他就不可能备好课、上好课
第六,有偿家教加重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家长苦不堪言。有偿家教没有收费标准,老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每周每位学生二个小时的家教至少要收一百元,十个学生二小时就能收获一千元,依次累推你算一算,教师乱收费明摆着抢钱嘛!一学期一个学生补一门学科就至少一千多,数学、语文、英语、科学老师都叫你去家教,你敢拒绝谁?四门加起来五六千元,一年(二个学期二个假期)四门学课至少两万以上,一个农民家庭或工薪家庭一年才多少收入?
第七,有偿家教会滋生各式各样的教育腐败。在金钱的诱惑下,教师忙于有偿家教赚钱对学校工作心不在焉。更有甚者,上课该讲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在学校课堂上不讲,或者只讲一半,留一手,要等到你掏钱到他家里受家教时再讲。哪些受家教的学生与家长你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有些老师还会把即将测验的题目透露给学生,造成一种孩子成绩上去了的假象。一旦离开了这种所谓的帮助成绩会直线下降。
第八,有偿家教对爱岗敬业的教师们不公平。正因为“有偿”,搞家教的老师捞起外快来定会格外起劲,挖空心思的想着家教致富这一门生财之道,有些教师为了抢生源还产生了矛盾。而不搞有偿家教一心一意为学校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教师们收入却比他们相对少了。如果不开除这些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又怎么给其它教师们一个交代呢?试问钱谁不想要?如果老师们争着家教致富,可怕的后果你曾想过吗?
第九,有偿家教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每周孩子们起早摸黑的学习巳经很辛苦了,在学校消耗了一周的体力和脑能,周六、周日也得不到休息和缓解,又要去参加老师的家教。这样孩子的身体就进入到一个恶性大循环的状态。当孩子下周再返回学校上课的时候,由于孩子的身体就无法汇聚足够的体力,孩子的大脑无法汇聚足够的脑能,就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孩子的课程就无法学习好。学习不好做作业就要耗费更长的时间,而且质量也无法保证。有偿家教导致了孩子身体的长期疲惫,大脑的脑能长期不能恢复,大脑就会处在一种极大的压力之下,孩子学习一点知识要花出正常情况下的几倍的力气和工夫才能学习到。长此以往,孩子就厌恶学习了。
第十,有偿家教是教育上的毒瘤,会滋生各式各样的教育腐败,每位学生每位家长都是直接受害人.有偿家教之所以有滋生的土壤也是某些家长的盲目与无知促使的!有偿家教真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吗?拔苗助长的故事人人都听说过,就是不懂得反思,看看陈老师写的这篇《补课为什么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文章吧,家长们应该深思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2
有偿家教的问题不要视洪水猛兽,理解有偿家教才能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一、教师有偿带学生的动因何在教育事业是崇高的,教师的为人是清高的,从教教育是辛苦的,而教师的待遇也是不算高的。为何一些教师愿意放下架子,不辞辛劳,半明半暗地搞点收费带学生,并且禁而不绝呢?简单地说就是两条:一为市场有需求;二为利益的驱动。先讲讲市场需求。“望子成龙”是千千万万做父母者的希望所在,甚至可以说是部分家长的人生终极目标。社会发展了,大家更有条件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其中就包括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相当多的家长,包括各方面的成功人士,在自己的事业上是顺风顺水,呼风唤雨,但对教育子女,有几个人敢讲自己是“专家”呢?何况,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节奏加快,为生存、为发展整日奔波,交际应酬,劳心费力,尤其是一些经商办企业者,确实很少有时间管孩子,他们迫切需要有时间、有精力、更懂育人专业的人来替他们照看孩子、辅导学业。很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贵族学校”,不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吗?市场有需要,这才是产生教师有偿带学生的根源。再讲讲利益驱动。社会各界之所以对教师有偿带学生反应如此之大,落脚处不在辅导,而在“有偿”二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则,“法无禁止即许可”。为什么社会对大学生搞家教持褒奖态度,对众多的社会上的“午托”、“辅导班”、“学习班”持肯定态度,而独独对教师有偿带学生就从上到下口诛笔伐、明令禁止呢?这几种不同的“教育者”(姑且这么称之)除表现形式不同、教师身份特殊之外,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我以为没有,因为同样都是劳动,只要是合法的,就可以得到应有的报酬。一向清高的教师之所以愿意放下架子去搞有偿辅导,根本的当然在于他有经济上的需求。这就牵涉到教师待遇问题了。应该讲这些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越来越大,一些地方甚至占到了本级财政收入的半数左右。可是教育的面实在太大,队伍也够庞大,只要一谈起教育投入的话题,校长们众口一词:“严重不足啊!” 具体到教师,我以为处于“饿不死、富不了”的境地。但是上涨的物价、高额的学费并未对教师有什么偏爱啊。总之,对教师收费带学生的问题,要辩证地看,不要一棍子打死。我无意于倡导教师有偿辅导,作为教师是要大力弘扬牺牲精神,多搞“无偿辅导”,多培育人才,多做贡献。二、对教师有偿带学生的利弊分析凡事都有两面,教师有偿带学生也是有利有弊,所以社会上也是褒贬不一,只是因为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而使反对者占了上风。对此,我试作一分析。首先讲有利的一面,至少有三点:一是体现了对家长需求的尊重,对教师劳动的尊重。二是为部分学生的成长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为学生的课业提供了更好的辅导,融洽了师生感情,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确实也培养了人才。三是解除了一些事业忙碌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干事创业,为社会做贡献。教师有偿带学生,不等同于市场上的买卖关系,其间有心血和感情的投入,这是不能抹杀的。再讲不利有一面,也有三点:一是增加了一些家长的经济负担。二是对教师“无私、牺牲、奉献”的整体形象有所影响。三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一味地讲不影响精力是不切实际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总之,教师有偿带学生的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这样简单,因噎废食并不可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是正理。三、对教师有偿带学生要适度宽容、有效规范适度宽容,就是对这种情况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指责、禁止。教师有偿带学生,只要符合合情、合理、合法、有度、有节、有利这个在方向,为什么就不可以包容一些呢?难道从教几十年的教师辅导学生还比不上社会上的“游击队”吗?显然不是。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这种现象的 宽容要适度,绝不能放任,这还是因为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使然。加强引导,就是要继续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倡导教师多搞无偿辅导。有效规范,就是要对教师有偿带学生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家长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何种情况下收取多少费用的规定,如何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教师辅导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等等。至于到底如何规范和操作,有的地方已经出台了规范性的文件和规定,大可借鉴。强化监督,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课余有偿带学生的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因小失大。特别是对那些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不负责任只顾弄钱的教师,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总之,有效的规范和疏导,要强于围追堵截。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很多教师因为收入低,才做家教。不是每位教师都在做家教,现在有些城市高级教师工资10000多,他们还做家教?

政府部门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教师待遇?老是喊口号!!!大家要献身教育事业,那谁来帮教师养活他们的一家老小啊?谁来提高教师地位?
教师现在连加班补贴都没有,现在自己做家教挣点钱都不行了!!!道理在哪啊???看看那房价,看看那公款吃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12
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学校统一安排免费补课,给老师适当补贴。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有付出就有回报,让别人无偿,你拿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