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县城,需要多少公职人员?每月财政需支付多少工资?

如题所述

有人曾经说过,每50人就要供养1个公职人员,还不包括离退休人员。那一个拥有50万人口的18线县城,要多少公务员才能正常运转?或者说一个县的公职人员的总数是多少?

目前已知的机关单位主要分为三种:行政编制(公务员)、事业编制、合同制。这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参公事业编虽按公务员法执行,待遇和公务员无异,但严格来说还是事业编,不属于公务员序列。下面,主要来测算三类人员人员数量,看看一个月需要支付多少薪资。

一、县城里公务员数量

一个县的公职人员主要在县行政机关,以公安局为最。一个50万县城的公安局公安专项编制一般在400人左右,其余全部由事业编制、临聘人员(辅警)补充力量。除公安局外,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县城的行政机构数量一般在37个左右,每个部门实有公务员编制平均不会超过10~15个,算下来总共在500人左右。其中,县人大和政协公务员相对多一些,加起来最多七八十个,县法院和检察院100个左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50~60个。

此外,还有县级下属乡镇和街道,如果按照10个下属乡镇,一个乡镇需要25个公务员,那就是250~300人。街道公务员人数会稍微多些,可以按照50人计算。 这样一番下来,公务员人数可以大致估计在1500~2000人左右。是不是感觉人数已经够多了呢?2000个人还管理不好一个县城吗?还真不够!

二、县城事业编数量

和公务员相比,事业编的人数更多!学校、医院、乡镇、某些科局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事业编制人员来干活。县城要有很多学校,每个乡镇至少两个学校。县城要有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也得需要卫生所。每个乡镇街道有公务员队伍还不够,还要有事业编制中的一些专业人员去执行。根据1个公务员配比3~4个事业编制人员来计算,一个50万人的县城,需要6000~7000左右的事业编制人员冲锋在前。

还有工勤编制,属于事业编制的一种,主要是提供后勤保障,包括交通服务(司机),餐饮服务(食堂工作人员)等,只是这种编制越来越少,其数量一个县下来也不少。

三、临聘人员数量

大家都知道,临聘人员是临时性工作的人员,没有编制 理论上可以随时开除,但一般不犯错就可以干到退休,这部分也要算在内,因为也是财政供养出来的。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会通过聘用或者劳务派遣方式,录用合同工、临时工。有些地方的辅警,数量是远远超过正式编制的警察们。有人做个统计一个县非编制人员,预计有2000~3000人。

最后得出结论一个50万人口的县城,需要财政支持的公职人员大约在1万人左右,也就印证了开篇的一句话,每50人中就会有1个公职人员。走在县城的路上,不算村干部,身边和你擦肩而过的,就是一个人是吃财政饭的。我国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每年的收入都在8万元左右,这笔收入已经包含了公积金、年终奖金和绩效考核。事业编的薪资水平则相对较高,和临聘人员平均一下,也和公务员薪资待遇差不多。

平均分摊下来也就相当于每人每个月有6700块钱,一个月的财政平均下来大概支付公职人员薪水六千七百万人民币,要是加上退休人员数字就更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