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儿子两岁多一点,个子矮,运动少。想着每天抽出时间带着他出去锻炼锻炼,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好让他快快长。上午在家憋的太久了,跟他约定,我们两个出去打球,你扔给我,我扔给你。老二很兴奋,眼里有光的样子。可到楼下的时候,我们的约定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他看到楼下一些小朋友,生怕别人把他的球给抢走了,狠命地抱着球一动不动的杵在那里,我开始引导:“我们可以到那边的空旷处去打,那边人少”。他很不情愿的拽着我的衣角,跟着我过去,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小朋友有没有跟来。我说:“放下球吧,球本身就是用来打的,你不打它还不高兴呢?我们不是说好你扔给我我扔给你吗”。他无动于衷,两只手紧紧的扣着球,放在自己的胸前。“你给我球,我让你看看,我会把球抛的很高”。无奈,任凭我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想让他锻炼身体的想法没有实现。这时,有一个小女孩过来了,也就一岁半左右,跌跌撞撞的想去要他的球,他害怕的往后缩着,而小女孩还是想去抓球,这刺激了他,哇哇大哭起来。并且要妈妈抱抱,我当时脑子里有一个“不能抱”的念头在作祟,因为我担心他以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会自己解决,只是想要抱抱。我狠下心来,装肚子疼,“不抱”。其实我是带着情绪的,我很生气,我生气的是想让他锻炼身体的目的没有达到,生气的是都两岁半了,胆子还是这么小,生气的是他不喜欢分享,生气的是他一有问题就想找妈妈抱抱,我被生气冲昏了头脑,完全体会不到他的胆小与无助,用恶狠狠的眼光瞪着他,任凭他撕心裂肺的哭。他哭着要回家,在众目睽睽之下,我狠命的拖着他,把他拖到家里。他依然不依不饶的,还是让我抱抱他。终究我还是妥协了,抱着他,他立马停止了哭泣,从心理上得到了安慰。而他还记得我肚子疼,他说:“妈妈还肚子疼吗?给你贴个肚脐贴就好了,我保护妈妈”。说着用他小小的胳膊搂住我的脖子保护我,就像平时他要求我搂住脖子保护他一样,脸上还挂着泪珠。小小的人儿,男子汉气概爆棚。我突然意识到,我对眼前的这个小不点要求太高了,毕竟他也才两岁多一点,我并没有考虑到他的心理感受,只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强行加到他的身上,完全忽略了他自然的生长规律。

      我开始恶补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到,2-3岁属于儿童的物权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是自主意识比较强的时候,他们对于自己的东西有很强烈的占有欲,表现出来就是他的东西谁都不能碰,严格“保护”,看起来“自私、霸道”。 不过我感觉我儿子更甚。不仅自己的东西要保护,别人的东西也不能碰。自从他一岁多的时候,他的物权意识就特别明显,谁的东西就是谁的。比如说我的椅子,他从来不让他的爸爸或者是姐姐坐,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妈妈的,不允许别人占有,一旦别人坐上去,他都会表示强烈的反对。特别强调“这是妈妈的”。我跟他讲了很多分享的道理,完全没用。每次给他讲分享的绘本故事的时候,听的很认真,到最后问他分享好不好,快不快乐?他却说不快乐。

      不愿分享是宝宝的天性。尊重他,如果孩子在外面表现出不愿分享的“自私”行为,不要太较真的去斥责孩子,更不要为了维护“面子”而强行要求孩子甚至用哄骗的方式让他去分享。否则,就像我错误的处理方式一样,让孩子安全感严重受挫。正确的分享观应该是孩子自愿的一种分享意识,这种分享能让孩子感受到和别人共同拥有的快乐。

      除了孩子正常的物权意识敏感期外,怕别人抢他的东西,究其原因责任在我们。平时他出去玩想拿东西,我们怕他走路摔倒不让他拿,就吓唬他说:别拿东西出去,否则被别人抢去。有时候不听话,吓唬他:不听话,大坏蛋就来抢你的玩具。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此保证:

        一、避免恐吓,正确引导。面对一个比较胆小内向的孩子,每次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前,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在心理上打“预防针”,让他对接下来的计划和环境有一个预先的了解。比如当我们要去公园玩的时候,可以说:“宝贝,公园里会有很多小朋友哦,会有很多打球的大哥哥们,很多的叔叔阿姨。”有了预防,宝宝到了陌生的环境还是会不适应。当孩子在表现出紧张和害怕时,妈妈可以蹲下来抱抱他,告诉他:“妈妈在你身边陪着你呢。”用实际行动,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

      二、培养正确的物权意识。

      1.家长要学会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玩耍中慢慢的学习、领会分享的好处和快乐,坚决不能用强硬的命令、威胁孩子交出玩具给别人玩,这一时期可能比较漫长,但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只有自愿分享的,才是快乐的。

      2.自己的物品自己有权支配,让孩子知道物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是自己的,可以决定是否外借和如何使用。当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好处和快乐的时,会给孩子带来自豪感和自信心,当家做主的快乐会增加宝宝的责任感和主人意识,这也体现了对别人物权的尊重。

        3.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是建立在宝宝对别人的物权的尊重上。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同意,是没有权利处置的。如果别人的物品喜欢,想玩一玩,必须经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共享,别人不同意,通过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如果别人不同意或者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拿了,是不对的,要被惩罚的。

      每个爸爸妈妈,在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会知道很多事情我们很无力。不过,妈妈可以换一种心态。孩子总要长大,总要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感谢孩子能在我们的生命中陪我们走过最美好的一程。能够为了他而去不断调整自己,这样的爸爸妈妈才叫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