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立国”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近年来,日本已开始实施由以引进和消化欧美技术为主的模仿型"技术立国"到注重基础研究和独创性自主技术开发的"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转变。本文就日本实施此一战略转变的社会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谈了若干认识。
关键词∶日本;创新;科学;技术;战略。
一、引言
1995年已作为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载入史册。这一年的11月,日本国会罕见地一致通过了一个效力"介于宪法和专门法之间"的重要法律----《科学技术基本法》,并在《科学技术基本法》提案理由说明书等文件中明确提出日本将以"科技创新立国"作为基本国策。
为落实《科学技术基本法》的理念和要求,1996年7月,日本内阁史无前例地制定了一个为期五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这份基本计划中,日本政府决定∶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投入,逐渐提高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努力改善研究开发的软硬环境,切实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基础研究能力。该计划还明确了这样几项数字目标∶1、在未来的五年里,政府将把科学技术研究投入总额扩大至17万亿日元规模;2、至2000年底为止,政府将完成资助1万名博士后的人才培养计划;3、将在计划期间内尽早实现为每名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每2名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配备1名研究辅助人员的目标等。
第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期满后,日本内阁又于2001年3月制定、通过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这份新的五年计划中,日本政府确立了新世纪初推进科技发展的三大方向,即以"科技创新立国"的实现作为基本国策,努力将日本建设成为"能够局告以知识的创新和活用为世界做贡献的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能让国民安心、安全地过上高质量生活的国家"。据此,新基本计划突出了这样的思路∶在重视推进基础研究的同时,对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环境、纳米技术和材料等四大与经济发展、国民福祉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在将今后五年的科学技术研究投入总额扩大至24万亿日元规模的同时,对日本的科技创新体制,例如研究开发系统、人才培养方式、产官学间的联系机制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耐人寻味的是该计划还明确了这样一项数字目标∶今后日本应在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国际级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与欧洲主要国家保持同等水平,力争在未来的50年里使本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达到30人程度[5]。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坚持走"技术立国"之路。为什么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要改弦更张、采用"科技创新立国"这一新提法,并积极行动、贯彻实行"科技创新立国"这一新战略呢?日本这一战略转变,对正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我国来讲,有何借鉴意义?
二、"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提出
日本之所以于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矢志走"科技创新立国"之路,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人口的老龄化、产业的空洞化、赶超战略效力的衰弱以及改善国家形象的需要等。
1 人口老龄化
如众所知,日本很早就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人口自1981年起持续负增长,致使15至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之后开始逐渐减少。这期间,虽然在提高社会劳动参加率、特别是女性劳动参加率方面,日本政府和企业作了不少努力,但是日本的实际劳动人口、或曰劳动力人口自1995年增至6666万后,仍不可避免地开始下滑。据日本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测算,到2010年,日本的劳动力人口将降至6188万,即减少近500万;2020年时,劳动力人口将大幅下降至5668万,即比1995年减少1000万。
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使日本很难依靠增加劳动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事实上,90年代,劳动量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度已经变成负数。这一点,在占据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四分之一以上的制造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与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相呼应,日本社会中的65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正在不断增加。2010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例将会突破20%;2020年时,这一比例有可能攀升至25%以上。
主要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推移
老龄人口增加的结果是社会医疗养老支出日益膨胀,居民的储蓄率越来越低。据日本经济计划厅统计,1975年,日本的居民储蓄率超过了20%;但至1990年,居民储蓄率却降到了15%以下。由于日本的市场保护过严、生产流通成本过高,导致外国资本很难、也很不愿意进入日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居民储蓄率持续下滑,那么日本政府想依靠加大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总之,对日本政府来说,可用做推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已经非常有限。由于加大劳动量和资本的投入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日本政府只得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上多下工夫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最有效手段有两个∶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即进行结构改革,将资源由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即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使等量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得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既然科技创新是推动日本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主要引擎,那么日本社会各界对其投以关爱的眼神、寄予特别的希望就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2 产业的空洞化
近年来,随着以国际互联网为先导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普及以及空运、海运等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正在迅速走向一体化。受这股潮流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占新兴市场,纷纷将自己的生产据点、乃至研究开发机构转移到海外,从而使本国的产业空洞化问题浮出台面。
显示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近年来的海外生产比率推移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仍低于美国和德国,但是日本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步伐已明显加快。这一点,在那些技术密集型产业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日本电子与信息科技产业协会统计,1991年时,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的日本企业只有840家,但至2000年,则迅速增加至1263家,其中在亚洲地区由492家急增到871家。
日本失业率的推移
企业在将部分生产据点转移到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之后,当然会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也转移到海外,当然会对国内的生产过剩人员进行精简。特别是那些大型企业在海外设置分支机构之后,往往还会削减在国内采购的零部件的数量及种类,从而导致国内中小企业的生产萎缩与人员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为了生存最终不得不紧随大企业之后移师海外。中小企业追随大企业纷纷出走,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国内的产业空洞化。
产业空洞化必然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国内的失业率不断上扬。日本92年的失业率仅有2.2%,但是96年的失业率便急速攀升至3.4%。短短四年,失业率便增加了1.5倍以上。糟糕的是此后四年日本的失业率又增加了将近1.5倍。
产业空洞化还将引发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即使卯足劲扩大内需,因许多生产据点设置在海外之故,未必能有效地促进国内的生产。可以说,只要日本的大型企业仍在不断的减少国内的采购定单,日本中小企业接受定货不足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如果日本中小企业无法恢复生产活力,那么日本的经济就很难实现高速增长。
简而言之,日本的一些大型企业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众多中小企业和多数国民并未从中获取太多的实惠。相反,由于产业的空洞化,企业和个人还不得不承受由此造成的国内生产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的冲击。然而,经济全球化毕竟是大势所趋,日本政府和国民无法逆向操作,很难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而将生产据点转移到海外的行为加以指责。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承认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努力遏止产业空洞化的发展势头。怎样才能实现这两个看上去互相矛盾的目标呢?答案是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孵化新产业。唯有此,日本才能在企业纷纷将落后产品、夕阳产业,甚至将部分先进技术转移到海外时,仍能依靠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来维持住国内的经济活力和雇佣需求。
3 赶超战略效力的衰弱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崛起,与其注意发挥技术后进国的优势,积极采取模仿欧美、追赶欧美的科技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为迅速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这一时期日本企业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引进、消化、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引进的技术虽然不能象自主创造的技术那样为日本企业带来高额垄断利润,但是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研究开发成本,而且只要企业能够运用这些海外技术生产出比欧美更便宜、质量更高、功能更多的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