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你看懂衣服标签,原来衣服里也分“安全等级”

如题所述

当你购买新衣服后,是否常常立即剪掉标签以方便穿着?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被你轻易剪掉的标签其实含有衣服的重要信息,就像是衣服的“身份证”。标签上通常会注明货号、尺码、材质、产地和洗涤说明等。
衣服的安全类别分为三种:
- A类:适合婴儿穿着。A类产品是指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例如尿布、高档睡衣等。
- B类:适合直接接触皮肤穿着。B类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普通T恤衫和衬衣。
- C类:不适合直接接触皮肤穿着。C类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和窗帘。
新衣服上是否含有甲醛?
甲醛在服装加工过程中常被用作防皱和固色的化学物质。然而,有传言称,新衣服上的甲醛如果没有经过清洗就直接穿着,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实际上,衣服标签上会明确标示甲醛的含量。根据国家标准,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
pH值也是重要的指标,它表明了产品的酸碱度。人体皮肤的pH值通常在5.5到7.0之间,略呈酸性。皮肤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保护皮肤免受感染。如果纺织品的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刺激皮肤,甚至导致过敏或感染。
新衣服经过洗涤和晾晒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甲醛会挥发和分解。因此,为了健康和卫生,建议新衣服在穿着前先进行清洗。
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2.8%的人会为新衣服清洗。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洗两次新衣服再穿更为安全,因为新衣服上可能残留有导致过敏的染料。
总之,彻底清洗新衣服不仅可以减少化学物质和染料,还能减少可能存在的病菌和污染物,如其他顾客试衣时留下的病菌或寄生虫,从而降低传染疾病的风险。因此,无论衣物材质如何,最好先洗后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