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如题所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探析

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哲学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在哲学发展史上,一直没有忽视行与知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探究焦点,对于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每个思想家,每个社会发展状态下,都有不同的认知,处于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例如,春秋末期的老子主张“知先行后”,简而言之就是先了解知道,才能够加以行动,知指导行,强调知的重要性,对于行后而知是否认的,战国末期荀子则主张“先行后知”,也就是先实践,才能够有所认知,强调行的重要性,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在一系列的行与知之间的先后关系探讨之后,明代的王明阳提出“知行合一”的观念,提出知与行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核心含义就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强调行与知的不可分割性,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从修身的角度进行阐述,自身的道德思想境界,要与自身的行为相统一,通过行为以及认知克服非良知的念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良知来引导自身的行为。知行合一思想观念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是统一的,通过知行合一观念的引导,提升全民道德思想高度,文化修养,实现全民道德与行为的相统一,实践精神的传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在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1]

中文名
知行合一
提出者
王守仁
类型
科学实践理论
提出时间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
属性
汉语词汇
快速
导航
主要释义

哲学特点

提出背景

理论分析

理论意义

词典翻译
历史由来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2] [3]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主要释义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哲学特点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第2个回答  2020-10-2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精华,一个平台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是不大的。
第3个回答  2020-10-22
知行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升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