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周的以德配天思想

如题所述

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会对自己在某一阶段的行为产生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是不是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会让我们去深思。而周人在看到了独信天命的商王朝被自己剿灭时,也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似乎有一些“天命无常”的感觉。但是怎样做才能真正的做到受命于天呢,让国家经久不衰呢?

于是周代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大概的意思就是要努力施以德政,如果做出了有背于“德行”的事,那上天一定不会把大命降于你的身上。总的来说吧,就是有德行的人才配接受上天的安排,如若统治者无德,荒淫无度,不体恤百姓,坏事做尽,上天便会改变接受命令的人。商代的甲骨文“德”字的下面没有“心”,而到了周代铭文在其下面填上了一个“心”字,意外告诉人们如果想要修养德行必须用心思考。

所以,西周越来越对“德”的修养极为看重,便开始大力宣传先王的美德,渐渐把“德”的观念深入人心。青铜铭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德”的词,比如“敬德”、“公德”、“正德”“明德”等等。因此在这种极力宣传德行的情况下,“德”政思想一直贯穿于西周始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主要的形式大多都是宣扬君主的德政与美好品德,皇帝也因此与德行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每个人的印象里,皇帝就是“德行”的化身,而“德行”也是皇帝的标签。其实在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出这种强加于人的思想的弊端,这种宣扬“德行”的行为本质上本质上就是给每个人在思想上都承认皇帝的权利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这种强加于人的行为其实在日后早晚都会露出缺陷、甚至被推翻。

与此同时,周族社会还崇尚礼节。大家都知道,礼貌其实是人的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父母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督促我们对他人应该讲文明、懂礼貌。但是在西周时期,以伦理等级为核心的“礼”开始萌芽。这和我们现在的“礼”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而统治者在对“礼”上给予的解释更是让人深感惊讶。当时的礼仪形势特别严重,尤其是祭祀礼仪越来越繁琐、复杂。而西周时期这一套“礼”学已经变得尤为等级森严。

在宗族这一个大集体中,已经按照辈分、年龄、性别形成了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等级森严的制度,约束着人的思想与行为,用这种伦理等级作为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表面上中国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讲究礼仪、遵规守距的国家,实际上这种行为歪曲了“礼”的真正含义,而发展的越来越离谱,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综上所述,西周在早、中期实行了“以德配天”的政治制度,但是那些对人思想行为约束、残忍的人祭制度依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虽然由于在外族文化的影响之下,周代的残暴统治与之前相比略有缩减,但是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同商朝一样,反复的演绎着对人民加重剥削、加速经济萧条的惨无人道的一幕。对人的残酷制度也并非周代统治者提倡“德政”的结果,而是因为它的整个统治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在当时依然不把人当成“人”看。所以它所呈现出来的现象都是表面上的,只是为了迷惑你的眼睛,而要究其本质才会发现其中的乾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考法制史笔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是司法考试法制史的重要考点,考生应当重点复习,小编将这一考点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2014年司法考试教材法制史:大陆法系

2014年司法考试教材法制史:罗马法

2014年司法考试教材法制史:清末“预备立宪

2014年司法考试教材法制史:明清时期的法律

(一)内容:

1、背景:

(1)为谋求长治久安,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

(2)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2、“天”涵义:

(1)夏商以来的一直奉的“上天”;

(2)周初统治者的新认识: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3、“德”的要求: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祖,保民。

——具体要求:统治者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

4、“明德慎罚”:法律 敎育 网

(1)在“以德配天”基本政治观之下,周初统治者提出的具体法律主张。

(2)要点: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

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

——具体要求:“实施德教,用刑宽缓”。

注意:“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

(3)“德教”的具体内容:“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

(二)影响:

1、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基本的治国方针;

2、解决了为什么商汤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代商的理论问题,为西周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3、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已趋成熟。

4、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西周统治者把道德教化即“礼治”与刑罚镇压相结合,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

5、深深扎根于中国政治理论中,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理想的原则与标本——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