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园常用的灌水方法有哪些?怎样操作?

如题所述

根据输水方式,果园灌溉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目前大部分果园仍采用地面灌溉,干旱山区多数为穴灌或沟灌,少数果园用喷灌、滴灌,个别用地下管道渗灌。
(1)地面灌溉
最常用的是漫灌法。在水源充足,靠近河流、水库、塘坝、机井的果园,在园边或几行树间修筑较高的畦埂,通过明沟把水引入果园。地面灌溉灌水量大,湿润程度不匀。这种方法灌水过多,加剧了土壤中的水、气矛盾,对土壤结构也有破坏作用。在低洼及盐碱地,还有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壤泛碱的弊端。
与漫灌近似的是畦灌,以单株或一行树为单位筑畦,通过多级水沟把水引入树盘进行灌溉。畦灌用水量较少,也比较好管理,有漫灌的缺点,只是程度较轻。在山区梯田、坡地则树盘灌溉普遍采用。
穴灌是节水灌溉。即根据树冠大小,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开6~8个直径25~30厘米、深20~30厘米的穴,将水注入穴中,待水渗后埋土保墒。在灌过水的穴上覆盖地膜或杂草,保墒效果更好。
沟灌是地面灌溉中较好的方法。即在核桃行间开沟,把水引入沟中,靠渗透湿润根际土壤。节省灌溉用水,又不破坏土壤结构。灌水沟的多少以栽植密度而定,在稀植条件下,每隔1~1.5米开一条沟,宽50厘米、深30厘米左右。密植园可在两行树之间只开一条沟。灌水后平沟整地。
(2)地下灌溉(管道灌溉)
借助于地下管道,把水引入深层土壤,通过毛管作用逐渐湿润根系周围。用水经济,节省土地,不影响地面耕作。整个管道系统包括水塔(水池)、控水枢纽、干管、支管和毛管。各级管道在园中交织成网状排列,管道埋于地下50厘米处。通过干管、支管把水引入果园,毛管铺设在行间或株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留有出水小孔(或其他新材料渗透水)。灌溉时水从小孔渗出湿润土壤。控水枢纽处设有严密的过滤装置,防止泥沙、杂物进入管道。山地果园可把供水池建在高处,依靠自压灌溉;平地果园则需修建水塔,通过机械扬水加压。
针对干旱缺水的山区,可使用果树皿灌器。以当地的红黏土为主,配合适量的褐、黄、黑土及耐高温的特异土,烧成三层复合结构的陶罐。罐的口径及底径均为20厘米,胴径及高皆为35厘米,壁厚0.8~1厘米,容水量约20千克。应用时将陶罐埋于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区,两罐之间相距2米。罐口略低于地平面,注水后用塑膜封口。一般情况下,每年4月上旬、5月上旬、5月末6月初及7月末8月初各灌水一次,共4次。陶罐渗灌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果树生长结果。在水中加入微量元素(铁、锌等),还能防治缺素症。适合在山地、丘陵及水源紧缺的果园推广。
(3)喷灌
整个喷灌系统包括水源、进水管、水泵站、输水管道、竖管和喷头几部分。应用时可根据土壤质地、湿润程度、风力大小等调节压力、选用喷头及确定喷灌强度,以便达到无渗漏、径流损失,又不破坏土壤结构,同时能均匀湿润土壤的目的。喷灌节约用水,用水量是地面灌溉的1/4,保护土壤结构。调节果园小气候,清洁叶面,霜冻时还可减轻冻害,炎夏喷灌可降低叶温、气温和土温,防止高温、日灼伤害。
(4)滴灌
整个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水泵、水表、压力表、过滤器、混肥罐等)、干管、支管、毛管和滴头。具有一定压力的水,从水源经严格过滤后流入干管和支管,把水输送到果树行间,围绕树株的毛管与支管连接,毛管上安有4~6个滴头(滴头流量一般为2~4升/小时)。水通过滴头源源不断地滴入土壤,使果树根系分布层的土壤一直保持最适宜的湿度状态。滴灌是一种用水经济、省工、省力的灌溉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水源的干旱山区及沙地。应用滴灌比喷灌节水36%~50%,比漫灌节水80%~92%。由于供水均匀、持久,根系周围环境稳定,十分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但滴头易发生堵塞,更换及维修困难。昼夜不停使用滴灌时,使土壤水分过饱和,易造成湿害。滴灌时间应掌握湿润根系集中分布层为度。滴灌间隔期应以核桃生育进程的需求而定。通常,在不出现萎焉现象时,无需过频灌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