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劳务经济?

如题所述

(1)劳务经济的含义与特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中国的劳务经济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候鸟”经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但却并未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往返于城乡之间。

①劳务经济的含义。劳务经济是以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在常驻户口以外地区从事劳务活动,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

②劳务经济的主要特点。劳务经济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者有生存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还有发展的权利。因此,不能像对待一般商品那样简单地对待劳动力,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劳务经济是劳动者在异地创造新价值的经济。劳动力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为劳务的购买者创造了新的财富。劳务经济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劳务经济寄生于产业经济,有着明显的依附性。通过改革开放,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带动各行各业和多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定向流动。(2)农村劳务经济的含义与类型

①农村劳务经济的含义。农村劳动力以劳动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使用价值而获取劳动报酬的经济活动称为农村劳务经济,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其一,提供劳动服务的主体是农村劳动力,具有农村居民特征,即拥有承包土地;其二,农村劳务经济活动一般指农村居民离开家庭,受雇于自己家庭之外的个人或单位,为其提供劳务并取得收入的经济活动;其三,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农村劳务经济的类型。一是按照农村劳务经济的含义与劳务的性质划分:生产性劳务经济和非生产性劳务经济。生产性劳务经济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在本乡镇内的各类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的生产服务以及外出从事各产业的生产性劳务活动,如建筑、运输、邮电通讯、修理等;非生产性劳务经济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在本乡镇内的各类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的非生产性服务以及外出从事非生产性的劳务活动,如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村组干部、民办教师以及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旅游、餐饮服务等非生产性劳动的农民的劳务活动。

二是按照劳务经济的地域性划分:本地劳务经济和异地劳务经济。本地劳务经济包括农村居民在本乡镇内从事的生产性劳务和非生产性劳务;异地劳务经济(即外出务工)包括在本乡镇以外的生产性劳务和非生产性劳务。(3)农村劳务经济的特征

农村劳务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活动现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并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v①以追求更高收益为目标。农村劳动力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他们设立了更高的收益目标。由于客观存在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使农业生产与非农产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益差距,这便促使了农村劳动力自发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②以自发、横向流动为主流。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为典型的自发性,主要是依托亲戚、同乡、朋友这类传统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实现的。在权利高度集中的计划时代,企业没有用工权,农民更没有择业自由。在农村改革后,有了劳动力支配权的农户在比较收益的吸引下,依靠传统的组织资源和初级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同异地用工企业的结合,形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横向流动,并逐步成为主流。

③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为基础。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离土不离乡。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不少农村劳动力将有限的承包地转包给他人耕种,自己则到乡镇企业务工。二是离乡不离土,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大部分保留承包地,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三是离土又离乡。承包责任田交由他人耕种,自身跨区域从事劳务活动。此种类型以跨省外出的居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