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门生长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在荆门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1、边居谊(公元13世纪在世,卒于1274年) 湖北随州人,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因屡立战功,官至账前都统。边居谊为抗击元军,率领军民构筑沙洋堡、新城堡。十月,元军从襄阳进兵,攻陷沙洋、新城(今沙洋县李市镇附近),新城守军在边居谊的带领下,谱写了一曲与新城共存亡的壮歌。元军以高官厚禄引诱边居谊投降,边居谊不予理睬。新城被元军攻陷,三千勇士皆殉国,最后边居谊拔剑在手,仰望苍天,高呼“边居谊宁死不降。”说完,剑刃一横,热血飞溅,自杀末死,他又用最后一点力气滚进熊熊烈焰。   元末明初,江陵府学正孔克学凭吊新城遗址时,曾写七绝一首:“铁石肝肠死末休,孤城高倚汉江秋。三千血战皆忠义,不效襄阳事敌仇。”目前,李市镇附近有新城遗址和居谊庙。
   
2、周培公(公元1632—1701)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人物,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平定察哈尔和吴三桂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挽大清于危难之中。
舒成龙
   
3、舒成龙(公元1700─1771年) 字御天,清代河北任丘人。20岁在恭王府办事。雍正九年(1731年)到户部营田司供职,后为候补知州;先在兵部车驾司实习三年,期满分发湖北任地方行政长官。先任谷城知县,乾隆八年(1743年)升任荆门知州。   舒成龙来到荆门,首先改革田赋政令,废除原有的包揽征收田粮的里书制,印刷的应交纳的《易知由单》,分发农产,既通俗易懂,又避免农产上当受骗和被勒索。设立正副乡约和地保,褒扬好人好事,打击乡霸刁民,宣讲乡规民约,使社会风气和习俗渐有好转。   在舒成龙到任前一年,汉江荆门段的郑家潭河堤被洪水冲垮,沙洋地段上上下下全部遭灾,民不聊生。舒成龙一到任,便集全州之力,将沙洋官堤筑高加固,另新增小江湖月堤一道,石矶十座和排水闸两座。还将白鹤寺旧堤与青冢村的民堤统一加固合修,提高抗洪能力。郑家潭决口淹没民田七十余顷,舒成龙请求朝廷永远免征淹田税赋每年白银319两,南漕米156担,解除民困。舒成龙上任伊始,发现荆门无一部完整州志,迅即组织人员修荆门州志,以供后世查阅。   舒成龙治理荆门州,正值康、乾盛世,国家太平,农业丰收,物资充裕,百姓安居乐业。他抓住有利时机,兴办公益事业。首先,兴建龙泉书院,重建州署、荆门驿站、陆夫子祠、南门文运桥、西门来龙桥、后港聚仙桥等。还设立育婴堂和养济院,在沙洋码头置救生渡船;维修荆门城垣,修葺城隍庙,兴筑社稷坛、先农坛,重修孔庙学宫等,深得群众拥护。舒成龙为此奔波忙碌,没有一天空闲。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于舒成龙治理荆门州政绩卓著,乾隆皇帝两次召见,升任广西平乐府同知。荆门民众联名禀呈,请求留任;加之《荆门州志》编纂未果,朝廷内阁同意舒成龙仅在吏部挂同知官衔,继续留在荆门州治事。舒成龙还将治事重点放在启迪民智方面。他认为官员效忠国家,民众孝顺父母,是“天人之道”。为弘扬先贤,尊重贤能,培育人才,他带头斥资在荆门城西修建老莱山庄、孝隐亭,以纪念著名道教创始人之一、二十四孝之首老莱子;扩建陆文安公祠、讲经台,以纪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荆门知军陆九渊;评选乡贤,祀奉历代名儒,如荆门“三孙”、“二朱”、楚国名相孙叔敖等。他先后在荆门州城、沙洋镇、马良山修建龙泉、汉上、内方三书院,选送优秀子弟课读。在龙泉书院东侧修筑荆园和方塘,引龙泉、蒙泉、惠泉之水穿越九曲桥、书斋、讲堂,注入文明湖,湖畔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吏部升任他为湖南衡州知府。离荆赴任时,荆门士民沿途摆设香案饯行,官轿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三天后才在依依不合的人群中离开荆门地界。荆门民众为纪念这位大德州牧,为其建立纪念祠堂。

4、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肇始人之一。楚国人,出生于康王时期,卒于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遗著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汉魏时亡佚。有少数言论在《子书》、《战国策》等书籍中有所收录,从中可以管其生平和思想观点。在荆门城西象山东北麓竹皮河畔,有一幽静处--老莱山庄,传说是春秋时期楚国名士老莱子隐居之处。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受困于陈、蔡,楚昭王迎孔子来楚国。孔子外出,遇其弟子。弟子返家,告诉老莱子:“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示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说:“是丘也,召而来。”孔子见面,向老莱子请教怎样辅助国君。老莱子训导:“你对世人的痛苦感到哀伤,却轻视你的作为给万代子孙带来的祸患,这究竟是贫乏无知还是无法达到目的呢?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尧、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贬,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作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有什么办法,你自以为贤能啊!”要孔子改变那种志在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从中同时也流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亡却好恶,顺乎自然的思想主张。他还用“齿、舌”的比喻教孔子事君之道。这些语言,多为各国名家策士摘引。他的思想属“言道家之用”虽然谋求的不是治国之道,但仍有一定关注社会的内容。后来道家庄子“群人南面之法”。则扩大发展了老莱子消积、无为的一面。   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隐居山林。楚惠王五十年(公无前479年)发生“白公胜之乱”,继而陈国南侵,为避乱世,从河南迁来湖北,隐居在荆门蒙山(现改名为象山)东北(后人称老莱山庄,遗址在今荆门市自来水公司院内,有孝田、顺井遗址),“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蕴食薮,垦山播护。”楚惠王自驾车前往,迎接老莱子到郢都出任官职,辅助国政。他谢绝说:“仆野山之人,不足守政。”为避免楚惠王再来聘求,他弃去茅舍,渡过长江,至江陵江南地区栖身,过着“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据其遗粒足以食也“的隐居生活。   老莱子生活在社会发生激剧变革的春秋时代,因看不惯世间的名利角逐和诸侯兼并,隐居在荆门象山脚下,垦荒耕田,奉养双亲。老莱子不仅追求精神的愉悦,做一名散淡、逍遥的山村野夫,而且他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幅“老莱娱亲图”,讲的是老莱子70岁时,为解除年迈双亲的孤寂,穿戴孩童的彩衣花帽,手里摆弄着小拨浪鼓,手舞足蹈地在父母面前嬉笑耍乐,他还玩弄小鸡小鸭,做出小童天真无邪的活泼样子。 后人以“老莱衣”比喻对老人的孝顺。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曰:“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5、聂绀弩(公元1903-1986年) 京山县城关人,字干如,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是我国现代老一辈著名的多才作家,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诗人。   聂绀弩早年曾在马来西亚、缅甸,当过教员和报纸编辑。在三十年代初,他写过许多小说、诗歌、剧本。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以写杂文著称。由于他的文学根底扎实,信笔写来,旁征博引,借古讽今,挥洒自如,他的杂文风格酷似鲁迅,为文坛所称道。解放初,他为研究“三红金水”等古典文学巨著作出了贡献。有诗作《散宜生诗集》 和小说《天壤》和《绀弩小说集》。   1923年在缅甸仰光《觉民日报》、《缅甸晨报》当编辑时,读到“ 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深受影响。1924年考入广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2期,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20年代中期,曾去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0年代中期,先后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和杂志《海燕》。这时,他以短小精悍、犀利泼辣的杂文,引起读者注意。抗日战争时期,聂绀弩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 孟超、 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 皖南事变”后不久,他在《野草》上发表了《韩康的药店》,从诙谐中体现讥刺,回击了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逆流,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都是作为《野草丛书》出版的。前者杂论社会现象,后者评说妇女问题。后来又以二者为基础,编为《二鸦杂文》出版。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散文集《沉吟》和杂文集《血书》出版。《沉吟》通过人物记述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血书》是对黑暗现实的针砭、挞伐,并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公布的土地改革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绀弩在香港办报期间,仍以杂文为武器,批判各种怪现状、怪议论,宣传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聂绀弩在杂文写作上,有意学习鲁迅的笔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风格:行文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他的作品多已收录于《聂绀弩杂文选》(1955)、《聂绀弩杂文集》(1981)、《聂绀弩散文》(1981)。   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6、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 字子静,自号象山,人称象山先生,荆门老百姓称之为陆夫子。南宋高宗绍兴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4月)生于江南西路抚州金溪县(今江西省抚州地区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光宗绍熙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湖北路荆门军(今湖北省荆门市)知军事任内。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朱熹齐名,人称“朱、陆”。   陆夫子五岁发蒙,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三、四岁时就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邃的哲学问题。七、八岁,“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字,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二十四岁参加乡试,高中第四名,是年冬十月二十七日其父陆贺病逝。 三十三岁,再次乡试,以易学中举、得解。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三十四岁,春试南宫。夏五月,廷对,赐同进士出身。 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五十三岁,得旨之荆门。秋七月四日启行,九月三日至二泉(荆门军)。   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还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   陆九渊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到上任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不过两三起。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和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陆九渊在象山东坡筑亭,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各级主管部门交相列举陆九渊在荆门的政绩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1193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病逝,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他死后,谥为“文安”。   为纪念陆九渊,后人将荆门蒙山改称象山,在荆门城西象山东麓当年陆九渊讲学的象山书院遗址兴建陆文安公祠(俗称陆夫子祠和陆公祠)。
  
7、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 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   孙叔敖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布衣老者姗姗来迟,严肃地对他说,地位越高越要体恤下情,官职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俸禄越厚越不能有贪心。你能谨守这三条,就足以把国家治好。孙叔敖把老者的话当作座右铭牢记在心。他任国相后,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淳美;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之事,民间也无盗贼发生。他不仅勤政廉俭,而且文武兼备、厉行变革,个人身世也极有传奇色彩。正如清代诗人郑机诗中所吟颂的:"惟楚有材举亦殊,叔敖入相海之隅。虞邱荐牍输巾帼,优孟陈情胜士夫。围郑回辕非畏事,城沂命日有深图。功名岂尽埋蛇报,阴骘从来信不诬。"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把孙叔敖的事迹列为《史记·循吏列传》之首,记载:“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称赞他是一位奉职守法、善施教化、仁厚爱民的好官吏。《绎史-列女传-樊姬》记载孙叔敖:“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楚庄王能够“一鸣惊人”而称霸中原,是与孙叔敖的辅佐分不开的。东汉邯郸淳根据《史记》记载,写了《楚相孙叔敖碑》,赞扬他“受纯灵之精,怀绝世之才,有大贤次圣之质”。荆门知州舒成龙在《荆门直隶州志-文苑》中收录了这篇碑文,并加了按语,称孙叔敖为“荆之乡献”。   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为千古传颂。   孙叔敖由于行政、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孙叔敖坚辞不受。他一生廉洁,毫无贪图之心,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因此受到后人的敬重。司马迁《史记》中记为"循吏"第一。   战国时,有个小孩叫孙叔敖。他的奶奶常常给他讲两头蛇的故事,说谁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两头蛇,必死无疑。   一天,孙叔敖外出玩耍,不巧遇到了两头蛇,他急忙搬起石头砸死了它。然后又挖了 个坑,把蛇埋了。之后,哭着回到了家里,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我活不长了,我今天遇到了两头蛇。”   妈妈问它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怕别人也遇到它,所以,我把它埋了。”   妈妈笑着夸他是个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又告诉他,两头蛇其实是一种畸形的蛇,人遇到了是不会死的。   后来孙叔敖成了楚国的宰相。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31
1、边居谊(公元13世纪在世,卒于1274年) 湖北随州人,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因屡立战功,官至账前都统。边居谊为抗击元军,率领军民构筑沙洋堡、新城堡。十月,元军从襄阳进兵,攻陷沙洋、新城(今沙洋县李市镇附近),新城守军在边居谊的带领下,谱写了一曲与新城共存亡的壮歌。元军以高官厚禄引诱边居谊投降,边居谊不予理睬。新城被元军攻陷,三千勇士皆殉国,最后边居谊拔剑在手,仰望苍天,高呼“边居谊宁死不降。”说完,剑刃一横,热血飞溅,自杀末死,他又用最后一点力气滚进熊熊烈焰。   元末明初,江陵府学正孔克学凭吊新城遗址时,曾写七绝一首:“铁石肝肠死末休,孤城高倚汉江秋。三千血战皆忠义,不效襄阳事敌仇。”目前,李市镇附近有新城遗址和居谊庙。
   
2、周培公(公元1632—1701)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人物,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平定察哈尔和吴三桂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挽大清于危难之中。
舒成龙
   
3、舒成龙(公元1700─1771年) 字御天,清代河北任丘人。20岁在恭王府办事。雍正九年(1731年)到户部营田司供职,后为候补知州;先在兵部车驾司实习三年,期满分发湖北任地方行政长官。先任谷城知县,乾隆八年(1743年)升任荆门知州。   舒成龙来到荆门,首先改革田赋政令,废除原有的包揽征收田粮的里书制,印刷的应交纳的《易知由单》,分发农产,既通俗易懂,又避免农产上当受骗和被勒索。设立正副乡约和地保,褒扬好人好事,打击乡霸刁民,宣讲乡规民约,使社会风气和习俗渐有好转。   在舒成龙到任前一年,汉江荆门段的郑家潭河堤被洪水冲垮,沙洋地段上上下下全部遭灾,民不聊生。舒成龙一到任,便集全州之力,将沙洋官堤筑高加固,另新增小江湖月堤一道,石矶十座和排水闸两座。还将白鹤寺旧堤与青冢村的民堤统一加固合修,提高抗洪能力。郑家潭决口淹没民田七十余顷,舒成龙请求朝廷永远免征淹田税赋每年白银319两,南漕米156担,解除民困。舒成龙上任伊始,发现荆门无一部完整州志,迅即组织人员修荆门州志,以供后世查阅。   舒成龙治理荆门州,正值康、乾盛世,国家太平,农业丰收,物资充裕,百姓安居乐业。他抓住有利时机,兴办公益事业。首先,兴建龙泉书院,重建州署、荆门驿站、陆夫子祠、南门文运桥、西门来龙桥、后港聚仙桥等。还设立育婴堂和养济院,在沙洋码头置救生渡船;维修荆门城垣,修葺城隍庙,兴筑社稷坛、先农坛,重修孔庙学宫等,深得群众拥护。舒成龙为此奔波忙碌,没有一天空闲。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于舒成龙治理荆门州政绩卓著,乾隆皇帝两次召见,升任广西平乐府同知。荆门民众联名禀呈,请求留任;加之《荆门州志》编纂未果,朝廷内阁同意舒成龙仅在吏部挂同知官衔,继续留在荆门州治事。舒成龙还将治事重点放在启迪民智方面。他认为官员效忠国家,民众孝顺父母,是“天人之道”。为弘扬先贤,尊重贤能,培育人才,他带头斥资在荆门城西修建老莱山庄、孝隐亭,以纪念著名道教创始人之一、二十四孝之首老莱子;扩建陆文安公祠、讲经台,以纪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荆门知军陆九渊;评选乡贤,祀奉历代名儒,如荆门“三孙”、“二朱”、楚国名相孙叔敖等。他先后在荆门州城、沙洋镇、马良山修建龙泉、汉上、内方三书院,选送优秀子弟课读。在龙泉书院东侧修筑荆园和方塘,引龙泉、蒙泉、惠泉之水穿越九曲桥、书斋、讲堂,注入文明湖,湖畔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吏部升任他为湖南衡州知府。离荆赴任时,荆门士民沿途摆设香案饯行,官轿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三天后才在依依不合的人群中离开荆门地界。荆门民众为纪念这位大德州牧,为其建立纪念祠堂。

4、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肇始人之一。楚国人,出生于康王时期,卒于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遗著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汉魏时亡佚。有少数言论在《子书》、《战国策》等书籍中有所收录,从中可以管其生平和思想观点。在荆门城西象山东北麓竹皮河畔,有一幽静处--老莱山庄,传说是春秋时期楚国名士老莱子隐居之处。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受困于陈、蔡,楚昭王迎孔子来楚国。孔子外出,遇其弟子。弟子返家,告诉老莱子:“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示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说:“是丘也,召而来。”孔子见面,向老莱子请教怎样辅助国君。老莱子训导:“你对世人的痛苦感到哀伤,却轻视你的作为给万代子孙带来的祸患,这究竟是贫乏无知还是无法达到目的呢?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尧、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贬,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作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有什么办法,你自以为贤能啊!”要孔子改变那种志在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从中同时也流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亡却好恶,顺乎自然的思想主张。他还用“齿、舌”的比喻教孔子事君之道。这些语言,多为各国名家策士摘引。他的思想属“言道家之用”虽然谋求的不是治国之道,但仍有一定关注社会的内容。后来道家庄子“群人南面之法”。则扩大发展了老莱子消积、无为的一面。   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隐居山林。楚惠王五十年(公无前479年)发生“白公胜之乱”,继而陈国南侵,为避乱世,从河南迁来湖北,隐居在荆门蒙山(现改名为象山)东北(后人称老莱山庄,遗址在今荆门市自来水公司院内,有孝田、顺井遗址),“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蕴食薮,垦山播护。”楚惠王自驾车前往,迎接老莱子到郢都出任官职,辅助国政。他谢绝说:“仆野山之人,不足守政。”为避免楚惠王再来聘求,他弃去茅舍,渡过长江,至江陵江南地区栖身,过着“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据其遗粒足以食也“的隐居生活。   老莱子生活在社会发生激剧变革的春秋时代,因看不惯世间的名利角逐和诸侯兼并,隐居在荆门象山脚下,垦荒耕田,奉养双亲。老莱子不仅追求精神的愉悦,做一名散淡、逍遥的山村野夫,而且他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幅“老莱娱亲图”,讲的是老莱子70岁时,为解除年迈双亲的孤寂,穿戴孩童的彩衣花帽,手里摆弄着小拨浪鼓,手舞足蹈地在父母面前嬉笑耍乐,他还玩弄小鸡小鸭,做出小童天真无邪的活泼样子。 后人以“老莱衣”比喻对老人的孝顺。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曰:“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5、聂绀弩(公元1903-1986年) 京山县城关人,字干如,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是我国现代老一辈著名的多才作家,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诗人。   聂绀弩早年曾在马来西亚、缅甸,当过教员和报纸编辑。在三十年代初,他写过许多小说、诗歌、剧本。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以写杂文著称。由于他的文学根底扎实,信笔写来,旁征博引,借古讽今,挥洒自如,他的杂文风格酷似鲁迅,为文坛所称道。解放初,他为研究“三红金水”等古典文学巨著作出了贡献。有诗作《散宜生诗集》 和小说《天壤》和《绀弩小说集》。   1923年在缅甸仰光《觉民日报》、《缅甸晨报》当编辑时,读到“ 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深受影响。1924年考入广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2期,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20年代中期,曾去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0年代中期,先后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和杂志《海燕》。这时,他以短小精悍、犀利泼辣的杂文,引起读者注意。抗日战争时期,聂绀弩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 孟超、 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 皖南事变”后不久,他在《野草》上发表了《韩康的药店》,从诙谐中体现讥刺,回击了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逆流,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都是作为《野草丛书》出版的。前者杂论社会现象,后者评说妇女问题。后来又以二者为基础,编为《二鸦杂文》出版。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散文集《沉吟》和杂文集《血书》出版。《沉吟》通过人物记述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血书》是对黑暗现实的针砭、挞伐,并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公布的土地改革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绀弩在香港办报期间,仍以杂文为武器,批判各种怪现状、怪议论,宣传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聂绀弩在杂文写作上,有意学习鲁迅的笔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风格:行文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他的作品多已收录于《聂绀弩杂文选》(1955)、《聂绀弩杂文集》(1981)、《聂绀弩散文》(1981)。   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6、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 字子静,自号象山,人称象山先生,荆门老百姓称之为陆夫子。南宋高宗绍兴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4月)生于江南西路抚州金溪县(今江西省抚州地区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光宗绍熙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湖北路荆门军(今湖北省荆门市)知军事任内。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朱熹齐名,人称“朱、陆”。   陆夫子五岁发蒙,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三、四岁时就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邃的哲学问题。七、八岁,“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字,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二十四岁参加乡试,高中第四名,是年冬十月二十七日其父陆贺病逝。 三十三岁,再次乡试,以易学中举、得解。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三十四岁,春试南宫。夏五月,廷对,赐同进士出身。 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五十三岁,得旨之荆门。秋七月四日启行,九月三日至二泉(荆门军)。   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还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   陆九渊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到上任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不过两三起。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和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陆九渊在象山东坡筑亭,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各级主管部门交相列举陆九渊在荆门的政绩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1193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病逝,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他死后,谥为“文安”。   为纪念陆九渊,后人将荆门蒙山改称象山,在荆门城西象山东麓当年陆九渊讲学的象山书院遗址兴建陆文安公祠(俗称陆夫子祠和陆公祠)。
  
7、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 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   孙叔敖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布衣老者姗姗来迟,严肃地对他说,地位越高越要体恤下情,官职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俸禄越厚越不能有贪心。你能谨守这三条,就足以把国家治好。孙叔敖把老者的话当作座右铭牢记在心。他任国相后,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淳美;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之事,民间也无盗贼发生。他不仅勤政廉俭,而且文武兼备、厉行变革,个人身世也极有传奇色彩。正如清代诗人郑机诗中所吟颂的:"惟楚有材举亦殊,叔敖入相海之隅。虞邱荐牍输巾帼,优孟陈情胜士夫。围郑回辕非畏事,城沂命日有深图。功名岂尽埋蛇报,阴骘从来信不诬。"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把孙叔敖的事迹列为《史记·循吏列传》之首,记载:“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称赞他是一位奉职守法、善施教化、仁厚爱民的好官吏。《绎史-列女传-樊姬》记载孙叔敖:“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楚庄王能够“一鸣惊人”而称霸中原,是与孙叔敖的辅佐分不开的。东汉邯郸淳根据《史记》记载,写了《楚相孙叔敖碑》,赞扬他“受纯灵之精,怀绝世之才,有大贤次圣之质”。荆门知州舒成龙在《荆门直隶州志-文苑》中收录了这篇碑文,并加了按语,称孙叔敖为“荆之乡献”。   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为千古传颂。   孙叔敖由于行政、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孙叔敖坚辞不受。他一生廉洁,毫无贪图之心,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因此受到后人的敬重。司马迁《史记》中记为"循吏"第一。   战国时,有个小孩叫孙叔敖。他的奶奶常常给他讲两头蛇的故事,说谁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两头蛇,必死无疑。   一天,孙叔敖外出玩耍,不巧遇到了两头蛇,他急忙搬起石头砸死了它。然后又挖了 个坑,把蛇埋了。之后,哭着回到了家里,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我活不长了,我今天遇到了两头蛇。”   妈妈问它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怕别人也遇到它,所以,我把它埋了。”   妈妈笑着夸他是个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又告诉他,两头蛇其实是一种畸形的蛇,人遇到了是不会死的。   后来孙叔敖成了楚国的宰相。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第2个回答  2011-09-25
历史变迁很大,难确认
第3个回答  2012-05-10
陆夫子
第4个回答  2011-09-25
兰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