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时候提出的

如题所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扩展资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参考资料:《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印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9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时提出。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深度解读: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2个回答  2019-01-24

2012年11月。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

扩展资料

在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是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弘扬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民族复兴之路需要思想文化的指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社会发展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国家认同需要共同理想的引导: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文化软实力需要思想和价值的话语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3个回答  2018-09-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中国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
我国当代伟大的人民思想家谢周勇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思想的进步,公有制尽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坚实的脚印,但也同样并非是铲除罪恶的灵丹妙药。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形式并非是罪恶的来源,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自身权力和经营的制约的力量,而这种制约的力量,就只有来自于能够有效地制约任何人的普遍、纯粹的公共的意志,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仅是一个单个的人,而且我们每一个单个的人同时寓于社会之中。因此,这一公共的意志应当是在承认人的人格的同时,承认人的社会性。这种普遍、纯粹的公共的意志就是社会人道。承认人的人格,使人类获得了平等和自由,而承认人的社会性,则使人类获得了公益和互助。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就是坚持社会人道!坚持社会人道主义!
第4个回答  2015-02-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24字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