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7课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资料

如题所述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珍,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1917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浙江瓯海瞿溪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课文简说。   应该说,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②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然,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更显得浓郁。   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又”字。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2)对词语的理解。   姿态:姿势。课文中说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是说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如梅树姿势优雅好看。   浸: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6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珍,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1917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浙江瓯海瞿溪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课文简说。   应该说,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②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然,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更显得浓郁。   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又”字。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2)对词语的理解。   姿态:姿势。课文中说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是说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如梅树姿势优雅好看。   浸: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参考资料:书上的屁股里

第2个回答  2011-09-27
以前我和乡亲们一起摇家门前的桂花树。我到杭州去读书那里一排排种的都是桂花树的香味,我经常去那里散步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捧一大把桂花给母亲,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在香也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我也想起了小时后的事情。
作者资料:
1916年,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 青年琦君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 1921年,开始受教于家庭教师叶巨雄,研读诗经、唐诗、孟子、论语、唐宋古文等中国古典文学数年。 1927年,唯一的亲哥哥在北京因病过世。 1928年,举家迁居杭州。1930年,考入弘道女中。 193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黄》于“浙江青年”杂志。 1936年,进入之江大学中文系就读(之江大学后来历经整并,最后并入现在的浙江大学),大学期间,受业于词学大师夏承焘门下,饱读中西文艺作品。“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 中日战争期间,父亲潘鉴宗与母亲叶梦兰接连因病过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 1941年,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汇中女中。1943年,返乡任教于永嘉县中(今温州二中)。 1945年,抗战胜利回杭州,任教于母校之江大学,兼任浙江高院图书管理员,而后转入苏州法院担任机要秘书,开始了往后数十年,在司法界与教育界并行的工作。 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赴台,担任高检处书记官,之后转任台湾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同年,发表赴台后的首篇 老年琦君散文“金盒子”于《中央日报》。 1951年,与李唐基结婚,两人育有一子。 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 除了从事司法工作,这几十年间,琦君也在学校兼课教授国文,如淡江英专(今台湾淡江大学)、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 1969年,自法院退休。1976年,写出作品《桂花雨》,并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7课。 1977年,随夫留居美国。1980年,自美返国,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1983年,再随夫留居美国。 1999年,以《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 2001年,返回故乡-浙江永嘉,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典礼。 2004年,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 2006年6月7日凌晨4点45分病逝于台北市和信医院,享寿90岁。 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台湾当局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其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第3个回答  2011-09-22
主要内容:
以前我和乡亲们一起摇家门前的桂花树。我到杭州去读书那里一排排种的都是桂花树的香味,我经常去那里散步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捧一大把桂花给母亲,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在香也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我也想起了小时后的事情。
作者资料:
1916年,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 青年琦君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 1921年,开始受教于家庭教师叶巨雄,研读诗经、唐诗、孟子、论语、唐宋古文等中国古典文学数年。 1927年,唯一的亲哥哥在北京因病过世。 1928年,举家迁居杭州。1930年,考入弘道女中。 193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黄》于“浙江青年”杂志。 1936年,进入之江大学中文系就读(之江大学后来历经整并,最后并入现在的浙江大学),大学期间,受业于词学大师夏承焘门下,饱读中西文艺作品。“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 中日战争期间,父亲潘鉴宗与母亲叶梦兰接连因病过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 1941年,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汇中女中。1943年,返乡任教于永嘉县中(今温州二中)。 1945年,抗战胜利回杭州,任教于母校之江大学,兼任浙江高院图书管理员,而后转入苏州法院担任机要秘书,开始了往后数十年,在司法界与教育界并行的工作。 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赴台,担任高检处书记官,之后转任台湾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同年,发表赴台后的首篇 老年琦君散文“金盒子”于《中央日报》。 1951年,与李唐基结婚,两人育有一子。 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 除了从事司法工作,这几十年间,琦君也在学校兼课教授国文,如淡江英专(今台湾淡江大学)、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 1969年,自法院退休。1976年,写出作品《桂花雨》,并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7课。 1977年,随夫留居美国。1980年,自美返国,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1983年,再随夫留居美国。 1999年,以《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 2001年,返回故乡-浙江永嘉,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典礼。 2004年,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 2006年6月7日凌晨4点45分病逝于台北市和信医院,享寿90岁。 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台湾当局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其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第4个回答  2018-04-18

课文:《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