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小学教师初定考试复习提纲

如题所述

  五、新课程
  1、09年是我市教育现代化推进年,作为一名教师,你是怎样理解“教育现代化”的?
  (1)教育现代化要求必须更新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手段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评价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教育的普及化、终生化、个性化、国际化(开放化)、信息化、全民化、科学化、法制化、多样化。
  (3)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2、面对课程内容的变革,教师应如何面对?
  (1)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学科知识,不断扩展相关知识;
  (2)教师必须增强课程开发能力,挖掘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完善教材内容;
  (3)教师必须提高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将学科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3、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的一场自我革命,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我们教师应当采用哪些有效办法?
  (1)要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2)要掌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的方法(3)要培养学生善问问题;
  4、“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根据教学实践你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教学目的明确; (4)课堂组织得当;(2)教学内容正确; (5)师生积极性高;
  (3)教学方法恰当; (6)教学效果显著。
  5、结合你在教学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启发性教学”这一方法的理解?
  启发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研究教材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基本要求。请简要分析除研究教材外如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要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实际,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
  (2)要做到: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课标,备知识点,备考纲,备训练,备教法,备学法; (3)同时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7、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强调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能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当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帮助、指导学生学习。
  8、观察是把握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又无比重要的细节的最有效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1)确立观察目的;(2)制定观察计划;(3)观察现象,探寻本质。
  9、简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新?如何教出个性?
  (1)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2)寻找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3)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4)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10、你认为教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焕发“生成”的活力,让教学闪动灵性的光芒?
  (1)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2)乐于与学生对话,倾听学生的发言;
  (3)巧妙点拨,精巧的引导;(4)对学生多元解读,不失时机地抓住来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5)提倡学生自主感悟,开放和互动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
  11、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时底气十足、游刃有余?
  (1)要做会学习型教师;(3)要做协作型教师;(2)要做反思型教师; (4)要做实干型教师;
  12、有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有效的布置作业。你认为如何有效的布置作业,从而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
  (1)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2)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3)作业的形式要新颖,使学生对作业乐此不疲 (4)作业要精,要有度,教师要抓重点、难点,尽量压缩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3、新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求教师懂得如何关爱学生。你认为关爱学生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1)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2)关心学生的学习;(3)关心学生的成长;
  (4)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5)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6)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7)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14、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你认为应怎样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1)要有平等的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3)要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4)选取典型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兴趣。
  15、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6)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6、“以活动引领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是当前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为了活动而活动,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1)设计活动一定要围绕目标而进行,目标要明确。(2)活动设计要考虑学生实际的需要。
  (3)活动的互动要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4)教师的引导、点拨一定要到位。
  17、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你认为应怎样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1)要有平等的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3)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4)选取典型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兴趣。
  18、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四条即可)
  (1)课堂提问必须有启发性;(2)课堂提问必须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课堂提问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堂提问必须有一定的梯度、深度和难度;
  (5)课堂提问应该避免无效性,力求有价值;(6)课堂提问应该力求新颖;
  (7)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正确性,课堂提问要注意对学生的中肯的评价。
  19、改革关于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的要求,说说你的建议。
  (1)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2)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
  (3)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
  (4)力求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20、写教案是每位老师必须做的事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应该怎样来写?
  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备新课程标准——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分层教学——备训练——备教学反思
  21、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仅仅靠研究教材就能够保证吗?请简要分析。
  不够。要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实际,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
  【或者:备教材,备社会,备学生;】【或者:贴近社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22、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是怎样做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关系,
  (1)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不能光是教师讲、学生听。科学知识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悟懂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好探索知识的引路人,而不要当保姆,抱着学生走,包办一切。 (2)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意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为此需要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同意见,特别是要正确对待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3)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具备学习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4)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学生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很差。要求一个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根本不可能的。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看;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应尽量让他们去做;读、写、算、说……都是如此。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启发、诱导,重点应放在方法的指导上,其余都尽量让学生自己活动。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5) “教”与“学”这对矛盾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
  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加强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指导作用的份量、内容和方式等也应随之变化,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23、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答:学习方式的改变,被动的接受学习忽视了学生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学习的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请你谈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1)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它改变原有的单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答: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关注怎样学,还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研究性学习过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融合起来。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学,还包括艺术,道德,内容包括社会与
  25、如何理解新课程的多主体评价?
  26、传统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叠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你如何理解?
  答: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即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原理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7、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善教师教学行为。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求教师从过去的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人生的引路人。教学行为要求发生转变师生关系,强调尊重、赞赏教学,要帮助引导学生,强调反思,强调合作。
  28、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和认识,谈谈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29、美国有位学者把教学策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第三种是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策略。你最喜欢哪一种策略?为什么?
  答:喜欢第三种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前者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及个性的发展。
  30、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你认为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9、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做的。
  答: 首先教师要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感悟形成理念,结论应多由学生思考,感悟,交流得出。
  其次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最大限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只在于组织点拨。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善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面对现实,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面对现实,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应当努力做到:
  ⑴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即应该把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⑵教师注意组织启发式教学,即致力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以创新精神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⑶确立学生与老师共同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和理解知识;
  ⑷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坚持能力立意为导向和多向性及过程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31、在新课改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中取得了可喜变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你自己的体会和其他人的经验,谈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