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图书分为5大部分,22个基本大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分类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大类如下:

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哲学、宗教  ;

3、社会科学总论 ;   

4、政治、法律;    

5、军事;    

6、经济;    

7、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8、语言、文字;    

9、文学;    

10、艺术;    

11、历史、地理;    

12、自然科学总论;    

13、 数理科学和化学 ;   

14、 天文学、地球科学;    

15、生物科学 ;   

16、 医药、卫生 ;  

17、农业科学;    

18、工业技术;    

19、交通运输;    

20、航空、航天;    

21、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22、综合性图书 。

扩展资料

这部分类法是按照如下的原则编制的: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编制依据,类目的确立机器序列安排,不仅要从科学观念出发,同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政治内容。

第二,分类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同时要考虑图书资料分类的特点,既要能容纳古代和外国的图书资料,又要充分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

第三,在类目安排和标记符号的设置上,要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用,以适应图书资料分类实践的需要。第四,照顾各类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全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答案选择A。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现为第五版。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

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扩展资料:

一、历次版本

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修订第二版。1990年出版修订第三版。《中图法》除中文版外,还有维吾尔文版及日文版。1981年被国家标准局发文推荐为国家标准试用本。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图法》第二版和《资料法》第二版的联合类目索引。《中图法》已为中国多数图书馆和信息部门采用。

1988年起,中国出版图书的标准书号中采用《中图法》的大类号。到1999年《中图法》已进行四次修订(对F经济,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类为重点修订大类)。

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第五版。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5200多个。

在2012年12月国家图书馆又推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本手册在一般分类方法和各类文献分类方法的阐述上,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的连续性和基本一致性。

重点增加了《中图法》第五版类目及其类目体系变化较大部分的说明,同时对四版使用手册中阐述过于简略或冗余地方以及错误的内容进行了。

二、创作背景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

这部分类法是按照如下的原则编制的: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编制依据,类目的确立机器序列安排,不仅要从科学观念出发,同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政治内容。

第二,分类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同时要考虑图书资料分类的特点,既要能容纳古代和外国的图书资料,又要充分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

第三,在类目安排和标记符号的设置上,要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用,以适应图书资料分类实践的需要。第四,照顾各类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全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7

《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扩展资料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解:
5大部分是: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22个大类是: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1-01
我们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