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移居海外与泉州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详细!

http://tieba.baidu.com/f?kz=94209758 详细资料请见。
有充分证据说明,早在宋代,就已经有泉州人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地迁徙。而元代征爪哇时,自泉州出航,作战失败,军中病卒数百人均留在当地,成为华侨。当时,在东南亚从商的泉州人,有的也在“蕃国”成家立业,开店贸易。
近年,德国汉学家傅吾康(Woifang Franke)利用所搜集的东南亚古代汉文碑刻数据论述泉州海外交流的盛况。据他所述的资料,元时东南亚早有中国人的墓碑、庙碑、亭碑等碑刻,充分证明当时在东南亚留居的泉州人已经不少。[傅吾康(Woifang Franke):中文碑铭所反映的1254——1800年中国与东南亚的海外交往《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在明朝以前泉州海外贸易的黄金时期,泉州人侨居海外有其时代的特点:
首先,这个时期侨居海外的泉州人,大多是临时性的,而且除了特别的原因(如元兵因失败、重病而无法回来)以外,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发展。
其次,当时的朝廷并不禁止海外移民,也允许商人自由活动,所以他们从海外重返故里的可能性较大。

明代中后期,泉州人移居东南亚的人数日益增多。
人口移动特点
从明至清,由于海禁及抑商政策,宋、元时期那种人口海外自由活动的环境不复存在,泉州民间的第一种反映是成规模的海上私商与海盗的兴起(参见《海丝之路.私商与海盗》),第二种反映就是大量向海外移民,形成泉州地区人口移动历程的第二次重大变动。
在中国移民史上,大规模的向外(一般意义上的居住地之外)移民,大多是因为生存压力太大引起的。五代之前大量北方人口迁入泉州这个边陲之地,就是因为当时中原战争动乱、自然灾害、土地矛盾、人口压力等频繁发生,迫使民众向未开发之地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明、清时期泉州之所以出现海外移民潮流,也是因为到了这个时期,泉州已经不再是一个能够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的地方了。在这个时期,泉州充满了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导致的矛盾。因而,向中华帝国的外部迁移,成为许多人寻找生存空间的基本手段。
台湾的开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日益增长,是与闽南人勇于冒险进取的海洋文化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从整体上说泉州人具有冒险进取的精神,但是由于晋江上游多是比较封闭的山区,因此在民风习尚方面,山区与沿海各地还是存在一些差别。
大体言之,比较靠近大海的,冒险进取的性格比较明显,而交通不便的山区居民,社会风尚就相对敦朴保守一些。如泉州府沿海的晋江、同安等县,“滨海为岛夷之贩,安平镇其最着矣”,“滨于海,探珠而从海贾游者,经鲸波蜃浪之险,而心无畏慑。”而内地如永春县的一些乡村,“民树艺外百勿能解,商贾百工艺业咸远人擅之……条本薄末,有幽凤焉”。

明.初、中期
泉州人冒险进取的传统,在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明代私人海上贸易的兴起,一开始就带有违法走私的性质,亦商亦盗的特点十分明显,再加上当时沿海人多地少,农耕不足以养家糊口的困窘,许多泉州人不得不挈妻携子移居台湾以及海外,谋求开拓发展。
早在明初,泉州人便已较多出国定居。永乐癸巳(1413年)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南洋爪哇已有不少“唐人”居住,“皆是广东、漳、泉人”,旧港国的“国人多是广东、漳、泉人移居在此”。郑和下西洋时,闽南人有不少人随其出国而居留不回。
明.长乐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漳、泉之人,“东则朝鲜,东南则琉球、旅宋,南则安南、占城,西南则满剌迦、暹罗,彼此互市,若比邻然。又久之,遂至日本矣。夏去秋来,率以为幸,所得不赀,什九起家。于是射利愚民,辐辏竞趋,以为奇货”。(谢肇制《五杂俎.卷四.地部二》)。
明.初、中期,不仅实行海禁,还禁止海外移民。因此,这个时期的移民与海上私商和海盗势力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而且与国内政治压力下出洋寻求发展机会的目的息息相关。移民的目的地主要包括菲律宾和日本,与前两者为主。
在16世纪后期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群岛以前,中国商人早已有侨居菲律宾的。这些商侨主要来自泉州、漳州和江浙一带,散居菲律宾岛屿之间,主要从事商业贸易。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群岛后,随着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闽南人移居东南亚特别是菲律宾的人数大增,既有商人,也有工商业者和渔民。
当时的泉州侨民已经在马尼拉等地成立了自己的小区。这一方面是为了在海外贸易中保护侨商的利益,另方面也为了在侨民中维护正统秩序。这是因为泉州人冒险犯禁、勇于进取的作风,不仅要受到官府的压制,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乡族之间,生存发展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这样造成闽南人嚣悍多心机的性格,所谓“事杂易淆,物多觊,襄隙构戾,职此之由。以舶主中上之产,转盼逢辰,容致巨万,顾微遭倾覆,破产随之,亦循环之数也。”“竞胜于讼,竞利启棼,鼠辈因凭社作威,虎冠以生翼滋暴,狡者视音劣为奇货。……以夷为市,子母即赢,因而机械百变,此漳与四方之所异也。”没有一个自治权威,是不利于共同生存发展的。
到16世纪70年代以后,华侨的势力在菲律宾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于引起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恐慌。为了控制华侨,他们利用传教向华侨灌输殖民主义文化,同时禁止华人经营零售商业。
当时的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当局,还必须同时面对以闽南人为主体的中国沿海商盗的挑战。嘉靖(1522—1566年)以后,尽管明政府加强了海防控制,这些商盗集团在势力上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一些集团甚至在东南亚各地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压制中国商盗的海外扩张力,欧洲殖民主义势力处处设防,勾结明政府对他们加以围剿。
在同一时期,泉州向日本的移民也很重要。向日本迁移的泉州人,大都是经过南洋诸国周转而去的,即谢肇制《五杂俎》所谓“又久之,遂至日本矣”。当时,明政府因为倭患问题(参见《泉州典故.倭患》),严格禁止商民与日本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因此,泉州人经常以去南洋为借口,获得官府许可出境,然后辗转到日本。在日本,许多泉州商民与当地人成婚,也有许多人在当地定居并发展家业。他们利用与居住在泉州各地的家属和家族亲缘关系,与内地形成相对稳定的贸易关系。

明.晚期
明末,郑芝龙为首的海商军事霸权集团逐步形成(参见《泉州人名录.郑芝龙》),控制着东方海上贸易的主动权。
郑氏集团早期已经利用海上势力促成一些泉州商民外迁。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郑芝龙占据台湾北港。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接受明朝的招抚,正值闽南大旱,饥民甚众,遂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使泉州出现第一次移民台湾的高潮。去台的泉州移民有的携带家眷,有的返回原籍而留家眷于台,有的单身前往在台长住。
这一时期,泉州商民移居东南亚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史载,明.万历间(1573-1620年),漳、泉民贩吕宋(今菲律宾),或折阅破产及犯压冬禁不得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拥贾杂为生。《明史.卷 323》云,在菲律宾,“闽、粤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至者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
仅从西班牙殖民者在吕宋对华侨的几次大屠杀,可知泉州华侨之众。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在吕宋对华侨进行第一次大屠杀,有 2.5万人被杀害,泉州府籍死者甚众,致使晋江安海等处“讣至家,哭相闻,妇人女子不知几人称寡”。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吕宋华侨进行第二次大屠杀,有 1.2万名华侨被害,死者大多是福建漳、泉人。此后至清朝期间,西班牙殖民者共进行五次大屠杀,数万名福建华侨被害,其中有不少泉州人。

清代,泉州人移居海外已成为民间谋生的一种习惯。
迁居台湾
清初,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参见《泉州人名录.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04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此时,清政府在北起辽东,南至广东,对沿海居民实行野蛮的“迁界”政策(参见《海丝之路.迁界》),把各省沿海30里居民一律迁居内地,并禁止船只出海,在沿海地区发兵戍守,使泉州沿海居民受到一次空前浩劫,父子兄弟妻女流离失所者众多。
郑成功在台湾一方面实行军屯,另方面从福建沿海招集“迁界”后流离失所的流民,给予经济上的鼓励政策,到台湾参加开垦,使泉州出现了迁台的第二次高潮。
在同一时期,向吕宋等东南亚各国的移民,在泉州也得到持续,数量不在少数,只不过这个时期的移民大多是深受“迁界”之害的民众,与海上商盗关系不大。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郑成功海上政权败局已定,清廷开始在沿海地区复界,重新从内地把人民迁到沿海居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江苏松江、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四口岸开放对外贸易港口,并对海外商船减少关税。然而,这些政策只维持30多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之后,即重新对海上贸易加以严厉打击,也对海外移民实行严厉限制。在康熙、雍正年间,三次严申禁令,企图杜绝沿海人民“偷渡”去台。但是,实际上根本无法阻止泉州的去台移民运动。清政府不得已开放泉、台通航对渡(参见《泉州史迹.蚶江海防官署碑记》)。在控制放松的情况下,泉州向台湾的移民出现了第三次高潮。这次移民高潮的出现,使台湾得到开发。(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
如清.嘉庆六年(1801年)安溪新康里(今虎邱镇)卓源周氏部分精壮族众移居台湾淡水大加蚋堡东门外三板桥,开垦原野,从事农耕,逐渐蕃衍,成为台北望族。
与此同时,随着汉人移民入台,清政府把海疆的概念延伸到台湾,确立“以台治台”的政策,把郑成功遗留势力迁回大陆,派福建班兵驻台防守,对台湾人事制度实行特殊政策,将其列于福建属下,对人员进行频繁调动,在民政方面广泛实行保甲、里社制,海防方面大力建设军事防线。(驻闽海军军事编纂室:《福建海防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
这一时期,移民有的单身前往,有的举家入台,而移民社会身份背景也从流民转变为包括士绅阶层。随着台湾地方政府的设立和士绅阶层的入台,清代正统制度和文化也逐步移植到台湾。台湾科举制度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城乡居民追求功名,促使以“四书五经”为象征的国家正统观念体系成为渗透性极强的文化。
至于现在台湾的汉民,原籍为福建泉州、漳州二府的,约占台湾人口的70%以上。

移居海外
在清代,泉州人移居海外已成为民间谋生的一种习惯。“闽漳、泉人避地往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者尤多。”清.乾隆五年(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城制造“红溪惨案”,屠杀华侨万余人,其中不少是晋江人。
直到光绪年间,在吕宋的华侨人数还很多。《清史稿.卷 119.职官志》云:“日斯巴尼亚,一名西班牙,即大吕宋也。明.嘉靖初,据南洋之蛮里剌(马尼拉),是为小吕宋……光绪六年(1880年),小吕宋华民请设领事,不果。光绪十三年(1887年),置小吕宋总领事。”
据本世纪的一些统计数字记载,有些闽南人的族姓,向海外移居的族人已超过了留居在本国的族人人数。如永春东平乡东山村颜姓在国外人口有八百多户六千多人,而国内仅有二千多人;城郊乡桃溪村周姓1950年修谱时登记海外人口四千多人,比国内人口多一倍以上。又如永春东门后村郑姓在国外人口达三万余人,而国内人口只有一万多人;城效乡张埔村李姓1937年调查国内人口不足三百人,而国外人口则达六百多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3
1.泉州很多制造工厂 也算工厂了 不适合人居
2.主要的是有钱人才会移居海外,泉州很多暴发户
3.历史原因下南洋,寻求发展,泉州是著名侨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