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如题所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于一九一六年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并且向欧洲派出了十七点五万的劳工。而至于为什么加入协约国而不是加入同盟国的问题上,是因为当时同盟国一方败局已定,而且中国当时军阀割据,原本就在内乱时期,中央没什么权威,是由于外国的怂恿的。一战的开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并不全是坏处:

1、政治:

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国。

2、经济: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侵略,推翻帝制则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思潮。无产阶级队伍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

3、思想: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专制独裁,此举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战将要结束之时,俄国退出战争,其国内发起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国家——苏联。苏联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给当时的中国爱国人士指明了救国的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救中国。另外,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致使遍及全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一战结束后第三年,也就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战虽然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对我国带来的正面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我们的国家才会有所改变,我们才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23
孙中山与1917年参战问题的争论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大战持续了4年多(1918年11月11日正式结束),有31个国家的15亿人口卷入,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7400万人,其中约有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总费用高达3599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更是无法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各界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反映,“奥塞宣战,不及旬日,而上海商业,已现恐慌。”

1917年就中国是否应该加入欧战的问题,国内展开了激烈地争论。人们把对德绝交、宣战并最终参战看成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孙中山以“中国存亡问题”来比拟中国参战问题。陈独秀说“此次对德外交问题,乃国家存亡问题,不可已寻常外交规之”,“此次对德外交,为国家存亡盛衰之唯一问题”。李大钊认为“中国今后生死之运命,实于是乎系之。”著名报人邵飘萍认为“中国究何所适从,此实关系中国之生死问题。”其他一些舆论也认为“此中国存亡之大机也”。

对这个关系中国生死的问题上,有众多不同的声音。各派都纷纷亮出了自己的主张,北洋系段祺瑞派及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而积极支持;大总统黎元洪先支持后反对,舆论有反对,也有支持。有人上徐世昌总统书中指出“如《国民公报》、《甲寅日刊》、《中华新报》、《公言报》等……颇赞成中国之起而抵抗。”

其中孙中山坚决不妥协的反对参战态度颇引人瞩目。要分析孙中山反对参战,还需要稍微回溯一下他与北洋军阀的关系史,才有助于理解1917年他坚决的反参战原因。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孙中山推翻满清政府、创立民国,最大的功绩就在于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胜利后,面临国内外极其复杂的社会形势,孙中山为民国的巩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社会丕变时期人心思定带来的改革阻力,以及帝国主义的干涉,使得资产阶级政权一开始就陷入重重危机之中,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

孙中山一直把列强的承认作为中华民国合法的标志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后,他马上转道欧洲,寻求列强的承认。但是列强对中国民国始终不予承认,这给孙中山的压力非常大。1912年2月8日和10日,孙中山两次接见美国国务院特使邓尼,请求美国承认。与邓尼同来的特派记者姆科密克记载了这次会见:“美国的外交代表,以无庸置疑的明确性与无庸置疑的强调语气告诉孙中山,美国是决不会承认南京政府的,以迫使孙中山将此视为来自美国的具有摧毁力量的最后通牒;而这个共和国正是孙中山最希望获得帮助的国家,他毫无办法,于是转向了北京。”列强为什么不承认呢?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G.E.Morrison)一语道破:“告戒上海的共和领袖们,指望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的孙逸仙去争取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尽早承认是痴心妄想。他说,只有袁世凯才能得到外国的信任,革命党的领导人向莫保证,他们一定推戴袁为首届总统。”可见,帝国主义早已选好袁世凯作为他们在华的代言人。列强不但不承认,反而积极地进行武装干涉。日本在1911年10月上旬,12月上、中旬准备进行武力干涉,其他列强也曾暗中增派军舰。只是由于革命党严禁盲目排外,才没有授列强以口实。与此同时,同盟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表现之一体现在1912年1月14日、15日两天参议院对定都问题的表决上。本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并举袁自代,辞职咨文所附三条件之一就是将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但是由于章太炎、宋教仁、李肇甫等人的反对,14日,临时参议院开会,经过激烈辩论,竟以多数通过定都北京的决议。孙中山、黄兴闻讯大怒,黄兴甚至有带兵去抓同盟会议员的话。由于孙、黄等人的反对,第二天参议院复议,“终于把十四日的决议纠正过来了”。表现之二体现在同盟会大会上。1月15日,同盟会总部搬到南京,23日,同盟会在南京举行会员大会。据上海《天铎报》报道,“讨论今后改组政党问题,则会众意见显分左、右两派,……旋每省各选评议一员,并有以孙先生方综国政,不宜兼摄党事,举汪兆铭为总理之提议。胡汉民深诧会员之无识,起而众争,不得当,惟有太息退席。”可见同盟会内部的分裂已是非常严重的了。国民党元老居正指出:“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搞好内部团结的问题上。以地区说,有胡汉民的广东集团,黄兴的湖南集团,苏浙的陈其美,湖北的孙振武、蒋翊武等。……起义军内部更复杂,黎元洪卖身投靠袁世凯,和革命党公开为敌。九镇徐绍桢和林述庆有摩擦,陈其美和陶成章互相敌对,真实不可胜记。”有人评论:“国民党已经名存实亡,属于这一党的议员分化为无数细小单位”。就连汪精卫这样号称孙中山忠实信徒的部下,也攻击孙中山有名利思想,贪恋权位。孙中山后来一再回忆辞职,说:“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的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出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让位。”“余于临时大总统任内,见革命方略,格而不行,遂不惜辞职,非得已也。”在这种内外夹击下,作为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孙中山先生辞职,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但这也是孙中山所不愿意的。日本人矢次一夫回忆道:“孙文一定要打倒袁世凯,为此需要武器和资金,为了换两个师武器和二千万日元,孙同意把满洲租借给日本。”由于当时日本西园寺内阁反对作罢。袁世凯派唐绍仪北京政府很快跟日本签定了协议,“孙文只得在无可奈何地把总统的宝座让给了袁世凯。” 但即使在辞职的前一天晚上,孙中山先生也没放弃努力,还在积极争取日本的军事援助。有许多人不理解,包括一些同盟会的会员和海外华侨。如同盟会元老谭人凤认为“我国国民志气薄弱,辛亥之役, 于书生之见,南北议和,当事诸公(按:指孙中山和黄兴,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黄兴辞南京留守职。)图搏功成身退之名,拱手推让,是实一大弱点,亦异曰历史上一大污点也。”马来亚华侨矿工钟明光很惋惜地说“革命不彻底,大错铸成。”这实际上是对孙中山的极大地误解。孙中山承认“旅居五洲同志……因推举袁君为第二临时总统,纷接来电相争,其词颇多误会。”

袁世凯上台,以及以后的各届北京政府,都是军阀武夫乱政,根本谈不上什么民主、共和。北洋领袖段祺瑞“为专制武人,不解民治为何物。”内心里孙中山对北洋军阀极其厌恶,并一直寻找机会推翻北洋政府,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实行他的三民主义。例证之一就是在全国讨论对德宣战问题的时候,孙中山甚至想借助于德国的力量推翻段祺瑞政府。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15日与犬养毅介绍的在美日本记者、社会活动家河上清进行了谈话。谈话中,孙中山说:“如果日本借给我们数百万美元,送来几船武器”,我们将轻易地打倒北京政府。可见,孙中山内心里对北洋政府始终是不妥协的。

因此,当1917年中国参战问题一经提出,孙中山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段祺瑞参战的目的并不是象某些人宣传的那样要乘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争取免除部分债务并获得国外援助、发展中国实业。恰恰相反,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是得到世界承认的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在这个幌子下面,段氏可以肆无忌惮地借参战实行其统一计划。对此,孙中山很清楚,当然也就决对不会支持参战了。3月9日,他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要求两院否决参战议案。电文中,他深刻地指出“一国之地位能否上进,须视自力”有些人认为中国加入“可以一跃成为头号强国,外交从此顺利”,那纯粹是一厢情愿,是大大的幻想。同日,他又致电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申述中国不能参战的理由,为中国计,为英国计,请英国不要拉中国参战。12日,他又致电段祺瑞,反对中国参战,并指出英、美可能借监督之名来控制中国财政。5月16日他又致电北京民友社、政学会、政余俱乐部并参、众两院,重申反对中国参战的理由。5月中旬他还派廖仲恺赴北京运动议员反对参战。

国民党内部意见是不统一的。孙中山坚决反对参战,章太炎、谭人凤、廖仲恺、马君武以及朱执信等追随孙中山,也反对中国参战。章太炎说,当参战问题一经提出,他即与谭人凤最早联名通电,反对参战,以后谭、章二人又多次联名发出通电全国,反对参战。但益友社、政学会的张继、吴景濂、谷锺秀等,以及汪精卫、胡汉民、王宠惠等主张参战。汪精卫认为中国“为维持一己之尊严起见,已当极力抵抗。”胡汉民认为“至今中国均处被动之地位,目下正系自动之时机也。”王宠惠认为如果中国目前维持中立,日后“必致自受种种之责备。……故目下应毅然出之,与德国正式宣战也。”另外一些没有明确表态,但倾向与支持参战,如蔡元培等。孙中山在1917年11月20日致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电报中指出:“段氏自受我国民出兵征讨以来,势穷力蹙,事实昭然,出兵欧洲,非其所能,或者假托名义,向贵国诈取军械巨款,用以压迫护法之国民。”邵元冲说“国务总理段祺瑞乃利用此问题与日本结托,要求日本济以饷械,以助成其参战军之编练,以达其武力统一之计划。” 谭人凤说“当局亦非不知其害,但以自保权势,排斥异己为念,故欲借宣战以为藏身之固,藉戒严以缄国民之口耳。”马君武说:“今德美失和,竟有人乘机攫取政权。”孙中山周围的其他人,如西南军阀、官僚等从自身利益考虑,也都不同意参战。岑春煊说段祺瑞“自其得政以后,专任佥壬,排斥异己,且迷信武力,欲以此成统一之业。”可见,孙中山等人对段祺瑞北京政府的参战用意认识还是很清楚的。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更坚定了孙中山反对参战、决心恢复民国的信心。他认为俄国的革命是“革俄皇之命”,这与他成功领导的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共和革命性质。他甚至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完全是受中国辛亥革命影响才发生的。他说:我国“共和成立六年,其成绩似殊无足观,然其影响于世界为力之伟大,则真令人不可思议!……俄罗斯之变专制而为共和,全由中国之影响也。俄罗斯之顽固腐败,欧洲文化不能改易之,国人志士,掷无数头颅而不能改易。因中国确立共和之故,举数十朝之帝政,仅以三数日之变动而推翻之,且毫无阻力焉,中国为之也。”此外,俄国革命爆发,意味着他所担心的英、俄同盟的破产,中国也将避免成为“印度第二”的命运。这对孙中山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心理上的支持。

不仅反对参战,孙中山还以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为借口,要讨伐北京政府。章太炎回忆:“孙公初以失位觖望,闻中央有变(按:指 “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辄喜。”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一些内心想法。

但是,正如辛亥后被迫辞职,孙中山在广州毫无实力。以至于军阀莫荣新竟然大放厥词“孙某之政府,空头之政府也,彼无兵无饷,吾辈但取不理之态度,彼至不能支持时,自然解散而去。”只靠个人威望及军阀之间的矛盾来反对参战终究不免于失败。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对德宣战。9月18日,军政府向广州非常国会咨询外交方针,希望“恢复中立关系,抑应暂行容认现在之交战状态。”但是,来自北京国会的议员还是通过了宣战议案,承认交战状态。即使如此,孙中山仍然反对段祺瑞的参战政策。并积极筹款,开展护法运动。

孙中山毕生致力与民主共和的建设,这也是他一切政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参战问题上,他更多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反对北京政府参战,并强烈谴责日、英等陷中国于战争漩涡的做法。虽然他反对参战是政治斗争,或者可以说是权利之争,但在当时,孙中山要维护共和制度,维护约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而与段祺瑞不可同日而语。从根本上讲,孙中山是为了中国的富强与发展。
第2个回答  2011-12-12
经济上,帝国主义放松了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产业工人规模扩大;政治上,北洋军阀开始内斗,为大革命的进军提供良好条件;思想上,一战爆发和十月革命使得知识分子反思资本主义,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日、美两国加紧控制中国
(3)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北洋军阀混战加剧,中国政局极度混乱;
(4)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思潮主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1-12
1.十月革命后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