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第20式的名字是叫闪通背,还是闪通臂,还是扇通背,还是扇通臂?

只是口音的问题?没有区别?没有正解?翻成英语之后差别巨大的说:Flashing the Arms, Fend Off and Push Away with Arms, Unfolding Arms Like a Fan, Fan Through the Back, Flashing the Arms, Shunting with Both Hands Fanned

  24式太极拳第20式的名字是叫闪通背, 由杨氏太极拳得来.
  杨氏太极拳其中”闪通背”一式名词书写比较混乱,各种版本的杨氏太极拳书籍差异较大.
  据1984年《太极拳选编》版本中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据文光印务馆1931年版影印)一书中资料显示:第15页太极拳十三式,名之日“山通臂”:第31页第二十七节,名之日“扇通臂用法(演练图)”;第95页第十六式的对敌图中为“山通背用法”。
  从上面所提供的资料中可以发现:同一个拳架、同一个作者、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何以一个拳势的动作名称,竟会在一本书中有三种不同的名词书写呢?原因何 在?而恰在此时,也正是杨澄甫先生终於完成了杨氏太极拳大架的定型工作之後。据有关资料报导,参加此术编辑工作的尚有杨氏几位得意弟子共同参与,并负责编 後校对工作,难道大家都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吗?由於该书是杨澄甫先生亲自演练,并主持编辑工作,该书一经面世,即出现了许多盗版,杨澄甫先生亲自将自 己印章於书中以杜绝之,难道也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吗?原因何在?
  在陈微明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术》(据中华书局版影印)一书中,他则使用了与《太极拳使用法•演练法》中的“扇通臂”名词术语相同。该书较为系统,采用了杨澄甫先生未定型前的演练图示,个别地方作者做了补充。
  陈炎林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中采用了“扇通背”之说,而在此书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太极拳对练》的沙国政先生,则采用了“闪通臂”名词术语,这种差异亦不知何故?
  在许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据京城印书局1921年版影印)一书第23页采用了“扇通背”一词,在其动作术语释名中云:“扇通背者,疑疑脊 椎骨为扇轴,两臂为扇幅,如扇之分张状;通背者,使脊背之力通於两臂之谓也”。在这句释语中,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作者自己本身对此名词术语就持怀疑态 度。所以,笔者臆测,许先生面对“闪通背”这一名词术语,也不知该如何书写才算正确。但从其书的出版时间上来看,它比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早了十 年。杨澄甫先生按常理推算应该手中有该书的,对於书中的不足之处应该有所批示。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在该书出版前或出版後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呢》?
  杨氏太极拳的“闪通背”动作术语表示非常混乱,其原因何在?可能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武术的传承非常注重师传口授,相对的文字表述记载较少,谱文的传承就显得比较珍秘。由於师传口授时,师傅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方言;加之各弟子亦带有其本身的方言,而谱文传承一般是掌门弟子,故其他弟子虽得其技,但无准确的谱文传授,从而引起混乱,也在情理之中。
  再同一个动作名称,口授时的同一个音符,形成了诸多音同字不同的表述形式;加之各传人的体悟不同,自然形成了诸如“山”、“扇”、“闪”、“三”,以及“背”、“臂”等文字差异,从而了导致了多种形式音同字不同的“闪通背”组合。
  其二:在冷兵器时代,传统武术作为一门搏杀技艺,师门的传授非但严格保密,而且有内外之分,如果再加上人为的以讹传讹,必然导致文字表述的失真。杨露 禅三下陈家沟,始得陈氏真传,其技艺得之不易,其後人所传又能是其技艺之几何?董海川八卦技艺天下无敌,後世所传也仅其艺之十之二三。过去的老拳师们大多文化水准低,许多拳派谱文是门外汉文人代笔编录。本就难免失真,如果再加上编录者的想当然文字修饰,失真将会更多。也许这也是文字表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5
闪通臂 提手收脚 上步分手 弓步推撑
第2个回答  2011-12-25
二十、闪通臂   
提手提脚 弓步推掌
第3个回答  2011-12-25
闪通臂 有不明白的可以搜索我的名字 答案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