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的25%计算并结转应交所得税。怎么写会计分录?

按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的25%计算并结转应交所得税。怎么写会计分录?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处理分录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6

1、计提当月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25%

借 :所得税费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结转当月损益

借 :本年利润

贷 :所得税费

3、次月缴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4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的方法有以下:

1.层析法

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业务链法

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第3个回答  2023-01-11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的方法有以下:

1.层析法

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业务链法

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第4个回答  2018-07-05
1、计提当月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25%
借 :所得税费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结转当月损益
借 :本年利润
贷 :所得税费
3、次月缴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