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梁和基础连梁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位置不同

1、基础地梁:地圈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2、基础连梁: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在墙肢平面内相连的梁。

二 、搭建目的不同

1、基础地梁: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

2、基础连梁: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铰,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三、计算方法不同

1、基础地梁:地梁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2、基础连梁:在结构计算时,将受力筋均匀布置,同时考虑到连梁以承载水平荷载为主,支座弯矩主要由水平荷载引起,在反复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截面上、下受拉筋面积相近,可以采用截面对称配筋。

扩展资料

连梁的作用:

(1)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铰,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耗能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2)连梁不应设计太强,其刚度可以折减,即允许大震下连梁开裂或损坏,以此可以保护剪力墙,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延性和实现多道抗震设防的目标。 

(3)连梁刚度折减是针对抗震设计的,通常抗震设防烈度低时连梁刚度少折减,抗震设防烈度高时多折减,非抗震设计地区,连梁钢度不宜折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1

一、位置不同

1、基础地梁:地圈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2、基础连梁: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在墙肢平面内相连的梁。

二 、目的不同

1、基础地梁: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不考虑抗震作用。

2、基础连梁: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铰,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耗能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计算方法不同

1、基础地梁: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2、基础连梁:在结构计算时这类连梁往往发生受剪承载力的超限,这时可以将受力筋均匀布置,同时考虑到连梁以承载水平荷载为主,支座弯矩主要由水平荷载引起,在反复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截面上、下受拉筋面积相近,可以采用截面对称配筋。

在连梁配筋中,配置平行筋往往导致斜向受拉破坏或由于箍筋过量而发生剪切滑移破坏,这些破坏将导致连梁的滞回曲线变坏,耗能能力下降。若采用菱形配筋方式,可以克服这些不足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基础地梁和基础连梁区别在于:基础梁是承受上部荷载的梁。基础连梁是连结独立基础或桩承台的梁。

  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结构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剪功能,一般是基础梁在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满布。

  2、基础连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下来的荷载,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多跨基础连梁以柱未支座,单跨基础连梁(若图纸未注明),应以承台(或独立基础)为支座,详见06G101-6-P70页。
第3个回答  2011-12-07
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结构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剪功能,一般是基础梁在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满布。

2、基础连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下来的荷载,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多跨基础连梁以柱未支座,单跨基础连梁(若图纸未注明),应以承台(或独立基础)为支座,详见06G101-6-P70页。

3、地下框架梁:特点是±0.000以下,基础顶面以上,以框架柱为支座,详见06G101-6-P68页 4、基础拉梁和基础连梁是一个概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