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混凝土的配比

如题所述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C30混凝土: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4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20~140原材料水泥:P.O 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 外加剂:JM-Ⅱ 或 JY-2 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8576011351703.85040%配合比例11.972.950.440.01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7、卵石粒径10~30、中粗砂。

每立方混凝土用料:水泥394㎏、水185㎏、砂571㎏、卵石1250㎏。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扩展资料: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 或 MPa计)表示。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 骨料、 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扩展资料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01年4月1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同时废止。

这次改标,主要是对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进行了修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1-27

c30混凝土配比(下图):

材料情况:

1、华新P.O42.5水泥,fce(水泥的实际强度)=45.0;

2、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

3、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

4、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扩展资料: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cu,0)

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

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设计强度(MPa)

δ——标准差,取5

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混凝土水胶比(W/B)

W/B=ɑa×fb/(fcu,0+ɑa×ɑb×fb)

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

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

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

由水胶比公式求得:

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掺外加剂用水量:232.5×(1-25%)=174kg/m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

方案一:水胶比为0.45,即W/B=0.45,则胶凝材料用量:

B=174/0.45=387kg/m3;

粉煤灰用量:387×30%=116kg/m3;

水泥用量:387-116=271kg/m3;

外加剂用量为387×2.0%=7.7kg/m3。

方案二:W/B=0.46,则:

B=174/0.45=378kg/m3,

粉煤灰用量:378×20%=76kg/m3;

矿粉用量:378×20%=76kg/m3;

水泥用量为378-76-76=226kg/m3;

外加剂用量为378×2.0%=7.6kg/m3。

5、确定砂率βs

由碎石的最大粒径25mm,查表JGJ55-2011表5.4.2,选取砂率为31%,在坍落度60mm的基础上,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坍落度180mm的砂率为1%×(180-60)/20+31%=37%。

假定C30容重2380 kg/m3,根据砂率37%,计算砂、石用量为:

方案一:砂子用量670kg/m3,石子用量1141kg/m3。

方案二:砂子用量673kg/m3,石子用量1147kg/m3。

根据上述计算得到C30混凝土配合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C30混凝土配合比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 MPa
由fcu.o≥30+1.645×5 ≥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afce/(fcu.o+aa.ab.fce)
aa为0.46
ab为0.07
fce为1.13*32.5=36.7MPa
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wo):
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85/0.43=429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0.30 =536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 =1250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 :水 :砂 : 碎石
429 :185 :536 : 1250
1 : 0.43: 1.25: 2.9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 水泥:水:砂:碎石 = 429:185:536:1250 = 1:0.43:1.25:2.9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10:4.3:12.5:29.1kg; 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 水泥:水:砂:碎石 = 463:185:526:1226 = 1: 0.40:1.136: 2.65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10.6:4.24:12.04:28.09kg;
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11.2:4.48:12.04:28.09kg。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
水泥 :水 :砂 :碎石
10 : 4.3 : 12.5 : 29.1 kg
1 : 0.43 :1.25 : 2.91
429 :185 :536 :1250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