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有哪些好听的乐曲

谢谢

1、作品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

这是贝多芬早年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一阕,包括三个乐章。第一章表现青年的火焰,热烈的冲动;第二章情潮似已安定,沐浴在宁静气氛中;第三章激情重又抬头。三个乐章光与暗对照,象征着悲欢的交替。

2、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月光奏鸣曲》

全曲充满诗情与戏剧式的波涛,一步紧似一步,如古悲剧般表达着:心灵的力终于镇服了痛苦。

3、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D小调奏鸣曲》

贝多芬以此开始在乐曲的音节、形式、风格上走向新路。乐曲描绘出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仲夏夜之梦”。

4、作品第三十五号《黎明奏鸣曲》

这首乐曲没有贝多芬悲壮的气质,而仿佛在田野里闲步,悠然欣赏着云影、鸟语、水色,怅惘地出神。此曲被称为《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的先声。

5、作品第五十七号《热情奏鸣曲》

壮烈的内心的悲剧,石破天惊的火山爆裂,莎士比亚《暴风雨》式的气息,伟大的征服,……从一个乐旨上演化出来的两个主题:犷野而强有力的“我”,命令着、威镇着;战栗而怯弱的“我”,哀号着、乞求着。

扩展资料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1775年左右,4岁的贝多芬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小提琴,其父想用强制性手段将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

1778年,8岁的贝多芬师从宫廷老管风琴师H·伊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管风琴,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台演出。

1781年,11岁的贝多芬辍学,进入波恩剧院乐队当小乐师,有机会师从选帝侯宫廷管风琴师、指挥家和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弗,聂弗是位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对贝多芬一生影响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1、战争交响曲

1813年,贝多芬应节拍器的发明者梅泽尔之邀作曲。当时梅泽尔发明了“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通过气压可以同时演奏一些军乐器。

6月21日,欧洲各国与拿破仑军队作战,英国名将惠林顿击溃拿破仑。贝多芬的创作灵感被威灵顿将军的胜利所激发,《战争交响曲》很快就作完了。

2、12首德国舞曲

1795年,贝多芬25岁。他为维也纳上流阶层的一个经常性的沙龙——莱德奥特萨尔(Redoutensaal)写了《12首德国舞曲》,甚至比海顿一过即逝的同类型创作得到更多的青睐。即使是两年之后,仍可听到人们对它们的赞励之声,还被以钢琴版本的形式刊出。

贝多芬创作的这组舞曲每首都短小简明,没有一个首时长超过两分钟,展现了他写作技巧的精炼。贝多芬自己的配器,让这些舞曲在被改编成钢琴曲时得到了足够的流行元素。

3、三首长号四重奏

贝多芬在1812年为林茨大教堂万灵节写的作品。不久后,在他自己的葬礼上,由男声合唱演唱了这组作品(由英格涅·冯·赛佛里根据“祷告曲”为该作品填词)。

这种长号四重奏的体裁在当时很讲究声部间功能的均衡。贝多芬用篇幅较长的和声性语汇来写作这组作品,营造了一个饱含阴郁的氛围。

4、意大利歌曲

贝多芬跟安东尼奥·萨列里学习作曲时,写了很多意大利歌曲。他的早期歌曲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但一些“意大利歌曲”则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这些歌曲与贝多芬成名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如”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的风格截然不同。其中一些抒情曲简直像出自莫扎特之手。

“在这黑暗的坟墓里”(questa Tomba oscura,WoO 133) 则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听到到更多戏剧性元素,也能感受到钢琴伴奏从安静、慢的和弦过渡到雷鸣般的震音再回到从前这一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5、英国民歌改编曲

贝多芬的民歌改编曲都是应英国音乐出版商乔治·汤姆森委约而作。从1809至1820年,十一年间,他一共为托姆森改编了179首民歌,其中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和英国民谣为主,后来又补充了欧陆各国民谣若干。为此,贝多芬甚至还推掉了其他的委约,可见他对这件工作极有兴趣。

在那个时代,这套民歌改编曲是非常流行的。这些歌曲混合着简单的独唱、二重唱和三重唱,是维也纳中产阶级室内沙龙音乐会的理想内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7
  贝多芬的重要作品

  一、钢琴奏鸣曲
  1、作品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
  这是贝多芬早年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一阕,包括三个乐章。第一章表现青年的火焰,热烈的冲动;第二章情潮似已安定,沐浴在宁静气氛中;第三章激情重又抬头。三个乐章光与暗对照,象征着悲欢的交替。
  2、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月光奏鸣曲》
  全曲充满诗情与戏剧式的波涛,一步紧似一步,如古悲剧般表达着:心灵的力终于镇服了痛苦。
  3、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D小调奏鸣曲》
  贝多芬以此开始在乐曲的音节、形式、风格上走向新路。乐曲描绘出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仲夏夜之梦”。
  4、作品第三十五号《黎明奏鸣曲》
  这首乐曲没有贝多芬悲壮的气质,而仿佛在田野里闲步,悠然欣赏着云影、鸟语、水色,怅惘地出神。此曲被称为《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的先声。
  5、作品第五十七号《热情奏鸣曲》
  壮烈的内心的悲剧,石破天惊的火山爆裂,莎士比亚《暴风雨》式的气息,伟大的征服,……从一个乐旨上演化出来的两个主题:犷野而强有力的“我”,命令着、威镇着;战栗而怯弱的“我”,哀号着、乞求着。
  6、作品第八十一号《告别奏鸣曲》
  此曲印行时就刊有告别、留守、重叙三个标题。从凄凉但镇静的,不无甘美意味的“告别”,到彷徨、问询、焦灼、期待的“留守”,然后是热烈轻快、朋友互拥的“重叙”,自始至终,诗情画意笼罩着乐曲。
  7、作品第九十号《E小调奏鸣曲》
  这是贝多芬题赠李希诺夫斯基伯爵的。李希诺夫斯基伯爵不顾家庭反对,娶了一名伶人。贝多芬自言在乐曲内叙述这桩故事。第一乐章题作“头脑与心的交战”,第二乐章题作“与爱人的谈话”。
  8、作品第一〇六号《降B调奏鸣曲》
  贝多芬写作此曲是为了生活所迫。他用乐曲表达境遇与心绪的艰窘,似乎要寻觅一个有力的方案来解决这堆生活乱麻,最后宣告克服患难,再次征服命运。在贝多芬全部奏鸣曲中,悲哀的抒情成分,痛苦的反抗的吼声,从没有像在这件作品里表现得惊心动魄。

  二、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1、作品第三十号之二《C小调奏鸣曲》
  此曲题赠俄皇亚历山大二世。这首英雄式的乐曲兼具柔媚与遒劲的气概,充满着力与欢畅。
  2、作品第四十七号《克勒策奏鸣曲》
  贝多芬对提琴与钢琴这软性与硬性的两种乐器,很难觅得完善的驾驭方法,在这首乐曲中他找到一个解决途径:它们俩既不能调和,就让它们冲突;既不能携手,就让它们争斗。----这是一场决斗,两种乐器的决斗,两种思想的决斗。

  三、弦乐四重奏
  1、作品第一三二号《A小调四重奏》第十五阕
  这是有名的“病愈者的感谢曲”。
  2、作品第一三五号《F大调四重奏》第十六阕
  这是贝多芬一生最后的作品(未完成稿不计)。其中最著名的一章Lento,原稿上注明着“甘美的休息之歌,或和平之歌”,这是贝多芬最后的祈祷、最后的颂歌,是他精神的遗嘱。

  四、钢琴协奏曲
  作品第七十三号《“皇帝”钢琴协奏曲》(第五协奏曲)
  作于拿破仑攻入维也纳的1809年。全曲以浩荡的气势,雷霆万钧的力量,富丽的抒情成分,把作者当时的勇敢、胸襟、怀抱、骚动,全部宣泄了出来。标题的“皇帝”二字为后人所加的俗称。

  五、交响曲
  1、作品第二十一号《第一交响曲》
  年青的贝多芬在交响曲的引子里就用了F的不和协弦,与成法背驰。利用乐器各别的音色而强调它们的对比,可说是从此奠定的基业。
  2、作品第三十六号《第二交响曲》
  制作本曲时,正是贝多芬初次的爱情失败,耳聋的痛苦开始严重打击他的时候。然而作品的精力充溢饱满,全无颓丧之气,先由低音乐器演出的主题,逐渐上升,过渡到高音乐器,终于由整个乐队合奏。这种一步紧一步的手法,在以后的《第九交响曲》的开端里简直达到超人的伟大。
  3、作品第五十五号《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巨大的迷宫,深密的丛林,剧烈的对照,不但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建筑,亦是空前绝后的史诗。我们不能把英雄的故事过于看得现实,这并非叙事或描写的音乐。拿破仑也罢,无名英雄也罢,实际只是一个因子,一个象征。真正的英雄还是贝多芬自己!
  4、作品第六十号《第四交响曲》
  贝多芬与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订婚的一年,诞生了这件可爱的、满是笑意的作品。在这首热烈的歌曲里,贝多芬泄露了他爱情的欢欣。
  5、作品第六十七号《第五交响曲》(俗称《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曾对申德勒说:“命运便是这样地来叩门的。” (“命运”二字的俗称即渊源于此)“命运”统率着全部乐曲,渺小的人得凭着意志之力和它肉搏,----在命运连续呼召之下,回答的永远是幽咽的问号;人挣扎着,抱着一腔的希望和毅力;在命运愈来愈威严的口吻中,可怜的造物似乎战败了,只有悲叹之声。----之后从深远的梦境传来和平的旋律,胜利的主题出现三次;希望抬头了,屈服的人恢复了自信;命运再现,但如恶梦的回忆,片刻即逝;胜利之歌再接再厉的响亮。----在全部的交响曲中,这是结构最严谨,部分最均衡,内容最凝练的一阕。批评家说:“从未有人以这么少的材料表达过这么多的意思。”
  6、作品第六十八号《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这阕交响曲是献给自然的。原稿上写着:“纪念乡居生活的田园交响曲,注重情操的表现而非绘画式的描写。”第一章题为“下乡时快乐的印象”,这是一个人面对着一幅固定的图画悠然神往的印象。第二章“溪畔小景”,象征着潺湲的流水,是“逝者如斯,往者如彼,而盈虚者未尝往也”的意境。第三章“乡人快乐的宴会”。第四章“牧歌,雷雨之后的快慰与感激”,一切重归宁谧。贝多芬在此忘记了忧患,心上反映着自然界的甘美与闲适,抱着泛神的观念,颂赞着田野和农夫牧子。
  7、作品第九十二号《第七交响曲》
  这支乐曲的特点是:一些单纯而显著的节奏产生出无数的乐旨;而其兴奋动乱的气氛,恰如瓦格纳所说的,有如“祭献舞神”的乐曲。
  8、作品第九十三号《第八交响曲》
  这是一支小型的作品,宣泄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在此我们可发现贝多芬的另一幅面目,像儿童一般,他作着音响的游戏。
  9、作品第一二五号《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这支交响曲中,贝多芬把他过去音乐方面的成就作了一个综合,同时走上了一条新路。乐曲最后部分的合唱《欢乐颂》由四个独唱员和四部男女合唱组成,乐曲终了之时,乐器的演奏者和歌唱员赛似两条巨大的河流,汇合成一片音响的海。

  六、宗教音乐
  作品第一二三号《D调弥撒曲》
  贝多芬自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完满的作品,他要证明“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与哲学更高的启示”。在写作这支作品时,他又说:“从我的心里流出来,流到大众的心里。”全曲依照弥撒祭典礼的程序,分为五大颂曲:(1)吾主怜我;(2)荣耀归主;(3)我信我主;(4)圣哉圣哉;(5)神之羔羊。

  其中,我个人比较欣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交响曲,我也很落俗套的爱听《英雄》、《命运》、《田园》以及《欢乐颂》。
  但是,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甚至,人的心境与环境也会影响到对音乐的欣赏与认识,因此,建议你还是自己听过、欣赏过后去判断吧,就如同贝多芬所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

参考资料:傅雷译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9-02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合唱”》

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大公三重奏》

钢琴作品:《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
第4个回答  2019-10-07
贝多芬他一生中有:
<<月光曲>>
<<献给爱丽丝>>
<<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最好的有<<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