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量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的相对量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用杠杆定律计算:

一、共晶渗碳体量:

1、莱氏体中共晶渗碳体量=(4.30-2.11)/(6.69-2.11)=2.19/4.58=0.478=47.8%

2、3%的铁碳合金中的莱氏体量=(3.0-2.11)/(4.30-2.11)=0.89/2.19=0.4064=40.64%

3、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渗碳体量=0.478x0.4064=0.194=19.4%

二、二次渗碳体量:

1、3%的铁碳合金中的奥氏体量=(4.30-3.0)/(4.30-2.11)=1.3/2.19=0.5936=59.36%

2、含碳为2.11%的奥氏体的二次渗碳体含量=(2.11-0.77)/(6.69-0.77)=1.34/5.92=0.226=22.6%

3、3%的铁碳合金中的二次渗碳体量=0.5936x0.226=0.134=13.4%

三、共析渗碳体的量:

1、3%的铁碳合金中的奥氏体量=(4.30-3.0)/(4.30-2.11)=1.3/2.19=0.5936=59.36%

2、含碳为0.77%的奥氏体的共析渗碳体含量=(0.77-0.0218)/(6.69-0.0218)=0.7482/6.6682=0.1122=11.22%

3、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析渗碳体量=0.5936x0.1122=0.067=6.7%

最后可知含碳量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渗碳体占19.4%,二次渗碳体占13.4%,共析渗碳体占11.22%,总共含碳量3%的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量约为44.8%。

扩展资料:

铁基材料中应用最多的一类——碳钢和铸铁,就是一种工业铁碳合金材料。钢铁材料适用范围广阔的原因,首先在于可用的成分跨度大,从近于无碳的工业纯铁到含碳4%左右的铸铁,在此范围内合金的相结构和微观组织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另外,还在于可采用各种热加工工艺,尤其金属热处理技术,大幅度地改变某一成分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当铁碳合金的碳含量超过在铁中的溶解度时,多余的碳可以以铁的碳化物形式或以单质状态(石墨)存在于合金中,可形成一系列碳化物,其中Fe₃C(渗碳体,6.69%C)是亚稳相。

它是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石墨是铁碳合金的稳定平衡相,具有简单六方结构。Fe3C有可能分解成铁和石墨稳定相,但该过程在室温下是极其缓慢的。

含碳量在2.11%时,作为铸铁和碳钢的黄金分割点。碳含量在2.11%之前为碳钢。碳含量在2.11%之后为 铸铁。而碳含量在0.0218%至0.77%之间称为亚共析钢,0.77%至2.11%之间称为过共析钢。

含碳量为2.11%为共析钢。碳含量在2.11%至4.3%,称为亚共晶白口铸铁,碳含量在4.3%至6.69%之间称为过共晶白口铸铁。碳含量在4.3%为共晶白口铸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碳合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5

先析出初晶奥氏体,液体的成分随着初晶奥氏体析出达到共晶成分,4.3%。根据杠杆定律算出共晶(莱氏体)的相对含量,a=(3-2.11)/(4.3-2.11)。

共晶莱氏体分别由成分为2.11%的奥氏体和6.69%的渗碳体组成,根据杠杆定律算出共晶渗碳体的含量b=(4.3-2.11)/(6.69-2.11)*a,×a是为算出在整个合金中共晶渗碳体的相对含量。

二次渗碳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初晶奥氏体析出,另一部分是共晶奥氏体析出,分别用杠杆定律求出。随着二次渗碳体的析出,奥氏体的成分达到共析点,发生共析反应,根据相对含量和杠杆定律求就好。

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比较:

相同点:都是渗碳体,成分相同。

不同点:

1、由液体中结晶出粗大的先共晶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为粗大的片状。

2、二次渗碳体由奥氏体析出的,二次渗碳体为网状结构,网状降低材料的强度,一般用中火处理。

3、三次渗碳体由铁素体析出,为短棒状,片状等。

4、共析渗碳体由共析转变得到的,共析渗碳体为片状,强化基体,片状增加材料的强度;共晶渗碳体由共晶转变得到的,成连续分布状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28
为什么共析渗碳体的相对含量为11.22%,而不是6.7%?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用杠杆定律计算:
一、共晶渗碳体量:
1、莱氏体中共晶渗碳体量=(4.30-2.11)/(6.69-2.11)=2.19/4.58=0.478=47.8%
2、3%的铁碳合金中的莱氏体量=(3.0-2.11)/(4.30-2.11)=0.89/2.19=0.4064=40.64%
3、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渗碳体量=0.478x0.4064=0.194=19.4%
二、二次渗碳体量:
1、3%的铁碳合金中的奥氏体量=(4.30-3.0)/(4.30-2.11)=1.3/2.19=0.5936=59.36%
2、含碳为2.11%的奥氏体的二次渗碳体含量=(2.11-0.77)/(6.69-0.77)=1.34/5.92=0.226=22.6%
3、3%的铁碳合金中的二次渗碳体量=0.5936x0.226=0.134=13.4%
三、共析渗碳体的量:
1、3%的铁碳合金中的奥氏体量=(4.30-3.0)/(4.30-2.11)=1.3/2.19=0.5936=59.36%
2、含碳为0.77%的奥氏体的共析渗碳体含量=(0.77-0.0218)/(6.69-0.0218)=0.7482/6.6682=0.1122=11.22%
3、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析渗碳体量=0.5936x0.1122=0.067=6.7%
最后可知含碳量3%的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渗碳体占19.4%,二次渗碳体占13.4%,共析渗碳体占11.22%,总共含碳量3%的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量约为44.8%。
以上就是计算过程,至于为什么这么算?好好看看杠杆定律及其应用和铁碳相图就明白了,如果实在看不懂就算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1-22
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区别:
共晶渗碳体是由液态铁碳合金中直接结晶出来的;由于液体原子活动能力强,故共晶渗碳体常以树枝状形态生长,而且比较粗大;由于形成共晶渗碳体的液态合金碳含量较高(4.3%),故合金中共晶渗碳体的量大。
共析渗碳体是由固态下(奥氏体中)形成的;以比较细小的片状形式存在;由于形成共析渗碳体的合金的碳含量较低(0.77%),故共析渗碳体的量少。
共晶渗碳体,属于一次渗碳体,也是液析形式。其区别是渗碳体的析出时,和奥氏体产生共同结晶,所以叫共晶渗碳体。而共析渗碳体是在固态下,同时析出的两种固相,而形成的珠光体。其中的渗碳体相就叫,共析渗碳体。追问

我是问怎么计算

追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