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发生了。那那些钱都跑哪去了?

如题所述

金融危机:几十万亿美元到底蒸发给了谁? 你的鸡,我吃了,你的钱,不好意思,蒸发了。          ——第三只眼看金融危机:几十万亿美元到底蒸发给了谁?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颠簸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          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          中国股市号称蒸发了20万亿人民币,实质上只有散户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比如说中石油,总股本1800亿股的盘子,A股流通只有40亿股。在48元的时候,市值达到8万多亿人民币,实质上,并不是投入了8万亿人民币。只是有几百亿人民币买了那40亿的流通股,每股炒高到了48元,乘以总股本1800亿股,就到了8万亿市值,现在跌下来到了10元每股,市值变成了2万亿,总市值减少了6万亿,并不是股民亏了6万亿的钱,这只是一个数字游戏而已,实际上整体股民的钱一分钱也没有少。何以故?          股市大跌,看起来散户亏钱,机构亏钱,大小非还没有来得及减持(即使有各种老鼠仓和提前撤出的先见者,比起几万亿来说也是沧海一粟)。那到底钱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钱在银行里。很简单,你的钱本来是存在银行里的,银行要付给你利息。现在你把钱拿出来炒股,钱还是在银行里,只不过通过了券商的交易系统而已,都在银行里存着,不过是发生一些账户的内部变动,如果你把整个中国的银行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的话,你会发现,整体银行的资金没有任何变化。不同的是,以前这几万亿资金是存款要付利息,现在这些钱变成了股票款,不用付那么高的利息。(当然,不排除有些外国的股票贩子如QFII提现兑换跑路,这个比例是很少的)。          打个比喻: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里,张三养鸡卖给村委会,10年积累了1万块,存放在村委会,村委会拿去放高利贷。实质上,这一万块相当于村委会欠了张三的钱,每年还要付利息。现在村委会将村里的鱼塘上市,张三1万块存款拿出来入股,每股10元。实际上钱还在村委会放着,村委会只是给了张三一个简单的电子凭证代表他们持有各1000股鱼塘股票。然后,各村委会联合起来策划,称鱼塘金融危机爆发了,鱼塘股票大跌,每股只剩下每股1元,张三市值蒸发了9000元。现在你可以看到,相对于整个山村,鱼塘没有变化,张三的钱蒸发了9000块,而村委会的从欠张三1万块(存款),变成了只欠1000块(股市价值可兑现)。     整个山村的钱并没有减少,经济不受影响,而张三的钱就突然少了9000块。张三10年白忙了。          这是从物质不灭的角度来看这个股市的问题。钱是绝对不会凭空消失的。所以,中国的股市股民的钱并没有“蒸发”,反而是银行的支出减少很多,股市大跌,其实对是不透明的国有银行最大的利好。          同样的道理,美国的金融危机,号称损失几十万亿美元,有很多经济学家政客叫嚣美国完了,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赢家云云,都是胡扯。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美国的钱蒸发了吗?没有,物质不灭,金钱也不灭,只是通过某种形式变了名目而已。一场金融危机不可能把一个发达国家的整个经济摧垮,反而会变成美国挟持世界的筹码。反正美国人通过发行大量美元,已经买进了别的国家真正的实物产品,如鞋袜石油等等。美元到了中国等国成了外汇,本来中国也可以通过2万亿的外汇买入美国的实物的,那美国肯定不愿意,那好,就策划一场金融危机,将这些美元全部贬值蒸发,这个时候,中国就变成了张三,美国就变成了村委会。          全球的美元到底到蒸发到哪里去了?     答案就是,在美联储等资本机构的全球帐户里换了名目。          你的鸡,我吃了,你的钱,不好意思,蒸发了。
(不好意思网上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在股灾或者金融危机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财富、市值凭空消失。新闻上也会经常说,XX股价因暴跌,损失了XX亿市值等等。那么这些蒸发的财富到底去哪了呢?

货币的作用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咱们首先得明白,货币,也就是钱,它的作用并不是很久以前那种足值一般等价物了,而是信用符号,是一张能代表价值的普通纸币,这就是货币的五大职能之一——价值尺度。所以,在资本市场中,实际上并不存在实实在在的财富,货币是行使了这一职能,将股票、基金、债券、黄金等的价值以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蒸发”的财富都去哪了?

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伴随着股市等资产价格的暴跌,也就是变动的都是账面财富。举个例子,假设A村只生产西瓜,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村民们把家家户户种的西瓜拿去卖,假设每月产出1000斤,2元一斤,整个村的西瓜产值就是2000块。一转眼夏天快到了,集市上买西瓜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西瓜供不应求。

这时有一位老板小白瞅准了商机,以2.5元的价格收购了A村的1000斤西瓜,再在集市上倒卖。此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2500块。但是天气越来越热,有一家饮料公司看中了A村的西瓜,以3元的价格收购,把西瓜制成饮料。村民当然不傻,有更高的收购价,肯定都把西瓜往饮料公司送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3000块。

你看,A村还是A村,西瓜还是1000斤,产值却从2000变成了3000。咱们继续。

这时天气转凉,但为了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高价收购,村民依然在大量的种西瓜。可未曾想到,饮料公司效益不好,西瓜饮料滞销,由原来每月收购1000斤骤降至200斤。这下急坏了村民了,那剩下的800斤咋办呢?自己又吃不完,送人别人又不要,只能自己拿去集市上卖。但是天气转凉,买西瓜的人很少,无奈只能降价,夏天卖2块一斤的西瓜,现在卖1.5元勉强清仓。

不料,饮料公司采购员在一次偶然逛集市的时候发现竟然还有1.5元一斤的西瓜,于是立刻停止采购,并讨价还价:人家市场上西瓜都1.5块了,你们A村的3块收购价,太贵了。看在咱们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我也不压价,我以1.4元/斤的价格继续收购,怎么样?

村民听了很无奈,知道好日子到头了,可是想到虽然少赚1毛,但不用自己挑着扁担累死累活赶集市,也就算了,接受了这个价。于是,原来3块一斤的西瓜,一下子变成了1.4块,产值(按1000斤计算)也从3000元掉到了1400元。

但更惨的还在后面。从3块到1.4块,有人心里落差很大,感觉不划算,决定不种瓜了,出去打工算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量开始减少,由原先的1000斤减至500斤,再到100斤。此时天气已经很凉了,西瓜基本没人买了,供应的减少并没有给西瓜涨价的理由。而这时100斤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采购量,产值也跌至140元。最终,饮料公司终止了与A村的采购协议,剩下的西瓜都烂在地里,别说140块,一分钱都不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产值)都是虚拟的,是由价格表现出来的。有人愿意以2块的价格买,那么你的资产(西瓜)就值2块,没人愿意买,那就分文不值。同理,买股票都是买预期,股价也是反映未来市场表现的晴雨表。当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未来的基本面并不被看好时,它的股票或资产就会遭到抛售,当达到临界点产生羊群效应,形成恐慌性抛售时,便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市场的财富也像“蒸发”了一样,凭空消失了。
第2个回答  2013-12-11
金融危机对浙江物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浙江的物流到底有何影响呢,我们来看看实际调查吧!
2008.11.22日,60多家家纺企业100多名老总和企业营销总监,齐聚浙江桐乡四季汇家纺广场,参加了一场家纺企业高峰论坛,共商家纺企业如何赢在寒冬。在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我省的一些家纺出口企业,在外贸出口越来越难做的背景下,正在谋求出口转内销。

外销面临“两降一升”

浙江金蝉家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表示,尽管2008年公司新开发了俄罗斯、东欧等新市场,但和以往相比,出口订单的数量还是下降了20%,产品的利润也下降了30%,与此同时,企业的人工成本却上升了18%。

而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我省大部分家纺出口企业都面临着“两降一升”的困局。

“国外订单减少后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价格压得越来越低,几乎无利可图……但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每条被子哪怕有3-5元的利润也得继续生产。”浙江浦江喜多鸟工艺家纺有限公司贾经理有些无奈地说,“外国人来谈业务,以前很爽快答应货到后马上给钱,现在说3个月以后才能交款,好多企业都不敢接,因为谁也不愿冒汇率变动风险,所以企业现在只做短期的外贸订单。”

纺企谋求国内市场

正当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的时候,很多企业把目光瞄准了国内。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目前国内正在实行刺激内需政策,这其中肯定会有很多新的机会。

“其实从去年年初开始,便有公司跑来咨询出口转内销的事情了。到目前为止,家纺企业前来咨询此问题的,占了所有单子40%的比例。而这其中浙江的家纺企业又占了很大一部分。”上海袭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启锋告诉记者。

有着留学海外经历的温尔思家纺总经理杨蓉蓉认为,同样是浴室产品,国外市场会表现为产品多、更新快;而国内市场则表现为需求不高。如果国内的消费者因喜好而购买家纺用品,国内的家纺行业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内销产品定位最关键

“虽然国内市场有机会,但要实现转型还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渠道、品牌、产品、资金问题等等,都是企业转型绕不过的坎,而每一道坎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垮过去的。”浙江省绗缝工艺协会秘书长黄天喜说。

已经准备转战国内市场的浙江浦江喜多鸟工艺家纺有限公司贾经理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深有体会地说,要转战国内市场确实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毕竟是从头开始,产品定位、渠道建设都很难。
由此我们看出,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浙江的民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以外贸出口位主营收入的企业,相对的,浙江的物流业业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可是..由于国家的积极反映,使一些外需企业改为内销,从而减少了损失!相对的物流业从新得到回复!而且紧随其后的边是物流业的迅速回暖!而且一些转做内地物流的企业,业绩反而增加!!只是一些对外出口的物流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严重!
第3个回答  2019-07-24
被提前发现有金融危机的人,抽离该地区。然后导致那个地区一片金钱真空。但是你别看到抽离就以为是国外的人。有时候是国内的人、国家政府、外来投资者都有可能。所以如果发现快要金融危机,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慌,尽量通过各种方式把资金流出该国就行了
第4个回答  2019-12-21
金融危机发生时钱都在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