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抗渗混凝土?

如题所述

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大于P12等六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

换而言之就是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

扩展资料: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方法渗性能

选取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水灰比 。使用有加固,防渗效果的混凝土的添加剂,例如甲酸钙,聚丙烯网状纤维,防渗纤维等。

1、工程用聚丙烯纤维:广泛应用于水利枢纽,水电站,河道,熟睡渠道的面板坝,导流洞等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的网状结构会在搅拌中得到破坏,形成单纤维,这些单纤维错综交杂,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渗漏性。

2、甲酸钙的使用。 缩短混凝土初凝时间 ,并且增强混凝土的稳固性。

①水泥: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在抗渗混凝土中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后才可使用在抗渗混凝土工程中,这是由于矿渣水泥的泌水性较大,其泌水时在混凝土中形成通道,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强度都很不利。

②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的下面容易形成空隙,颗粒愈大则形成的空隙愈大,对抗渗不利。

③砂率:混凝土中砂率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这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过小,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施工振捣不密实,影响抗渗性。

④水灰比:根据现有研究资料,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愈多,当然渗水性就愈大。通常情况下,当水灰比小于0.6时,毛细孔多属于封闭的;

当水灰比大于0.6时,则连续性的毛细孔显著增加,渗透性也变大。有资料证明当水灰比从0.6增加到0.63时,渗透性几乎将增大了一倍。因此,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0.6以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渗等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