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如题所述

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的解决方法如下:
1. 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请求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补发劳动合同。
2. 公司地址变更导致法院传票无法送达时,可通过公告送达方式进行缺席审判。
3. 仲裁裁决生效后,若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争取工资。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1、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建立劳动关系并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作用:明确双方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报酬、劳动条件等,为双方提供法律依据;
3、无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保护不足,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或赔偿金;
4、劳动合同的补救措施: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劳动关系仍受法律保护;
5、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解决劳动合同纠纷,劳动者可提供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综上所述,申请劳动仲裁时若无劳动合同,可先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促使用人单位补发合同,若公司地址变更导致无法送达法院传票,则可采用公告送达方式进行审判,且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公司没有可执行财产,劳动者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自己的工资权益得到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1、提交立案材料,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等;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4、仲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意见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5、仲裁裁决,如果双方调解不成。那么仲裁委会在开庭后一段时间内给双方出具裁决书;6、强制执行,如果对方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那么当事人可以去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