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科和武术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明朝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曾开创性的提出了南北分卷的构设,并且武举与文举并行,一同为国家网络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培养的人才不同,一方面两者具有很大差异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举与武举的这种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性
考试内容具有相似性
无论是文举考试,还是武举考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就比如洪武年间,武举考试的文化内容就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等儒家经学。

而同时期的文举考试中,各级学校教育的核心则是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经学。以中央国子学为例,把《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作为监生们学习和考试的依据。

论语

《明实录》记载:“士之为学,贵于知古今,穷物理,圣经贤传,学者所必习”。

这句话中间的圣经贤传指的就是刚才所说的《四书》、《五经》这种儒家经典。

所以说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对于儒家经典的考察是文举与武举考试的一个相似性。

考试程序具有相似性
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文举和武举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可以说,武举考试的程序就是模仿的文举考试。因为武举三级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与文举考试一模一样。而且武举考试过程中的锁院、誊录、对读、监试、搜检等制度,和文举考试也几乎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名称而已。文举考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变成了卷分南北,分地录取,武举考试也吸取了这个因素,同样采取卷分南北的方式。

考试

这一点亦有记载。《大明会典》记载:武举开设,务求真才,取人不必拘定名数。仍照会试南北卷事例,分别边方、腹里,以五十名为率,边方取三十名,腹里取二十名。

揭榜

考中后的祝贺

还有一点就是张榜、赐宴这个形式。“正德初,武甲科揭榜于兵部,赐宴于中府”。可见,武举揭榜、赐宴是借鉴了文举甲榜由礼部张榜、赐宴的做法。

从以上四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文举考试与武举考试在程序上的相似性。

考试费用具有相似性
考试费用的相似性从何说起呢?就一个字,贵!

武举考试的费用主要包括武场会试内外供给、武举官员所需各项开支、武举考试内功赁办家伙、武场会试内供给补办家伙、修理贡院费用及武举考试宴享费用等名目。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二宴赁办家火:金台盛二十八副,金镶牙箸二十八双,红段座得二十八件,红段销金桌帏二十八件,执壶二十八把,红绢桌韩八十件,青绢桌六十件,银镍酒钟并托六十副,锡镍酒钟并托六十剧,锡镇著一百二十威,水火炉二十八副,酒素十六把,漆托盘ニ十八面,象盘一百二十面,拿盒二十八副,十二名。以上武举会场上下马二宴桌椅等项,并赁厢长家火共银一百四两八钱九厘,二县均办。

可见一场考试下来,花费是多么的浩大。再看一下文举考试的费用支出,它以力役和实物为主要形式。

洪武十七年,颁布的科举程式称:“在京及各布政司搭盖试院房舍,并供用笔墨、心红、纸札、饮食之类,皆于官钱支给,咨报户部;中式举人,出给公据,官为应付廪给、脚力,赴礼部印卷会试。”

在这段话中有三个词需要注意一下,官钱、廪给、脚力,科场物品供应支于官钱,士子应试则给予一定的廪给和脚力,这里的廪给是为实物支出,脚力则属力役支出。而这也仅仅是支出的一部分而已。

从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武举考试和文举考试的花费都是浩大的。

不同点
正式开始时间不同
文举考试开始于洪武四年,在这之后,除了洪武六年至十六年停开科举,以荐举取代外,有明一朝再也没有停止过。

而武举考试在明初根本就没有进行过单独的开科取士,直到天顺八年情况才有了转变。这一年国家颁布了相应的考试规程,武举考试才得以正式开科取士。这个时候,文举考试已经进行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并且之后仍然时有废止,非常的随意。

录取比例差别较大
武举与科举在录取的人数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先来看一下武举录取的人数。

正德年间“会试每年中选如正德三年例,取六十人,官以品级为次,舍人序见任武职后,外取中选总、小旗人等不超过二十人。”

嘉靖二年四月,“会试天下武举,取三十人,赐宴于中军都督府。”

嘉靖三十八年,“兵部请武举名额诏取八十五人。”

可以看出,从正德年间到嘉靖年间,武举的录取人数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名额很少。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文举的录取情况。

据《选举考》记载,景泰五年会试,“取彭华等三百五十人。”

武宗正德三年,“取邵锐等三百五十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式陈栋等四百名。”

可以算一下,一般文举与武举的录取比例大概是20:7或者30:7,就算按照武举录取人数最多的年份来算,也达到了35:12,或者是10:3。

在录取比例上,两者之间的悬殊可见一斑。

录取后差别较大
即使通过武举考试之后,也不会得到太高的官职。

《大明会典》记载,天顺八年对会试高中的武生,授官情况一共分为两种。:“答策二问,骑中四矢,步中二矢以上者,为中式,官量加署职二级,旗舍余丁授所镇抚,民投各卫试经历,俱月支米三石。”

第二种情况是:“若答策二问,骑中二矢,步中一矢以上者,次之,官量加署职一级,旗舍余丁授冠带总旗,民授各卫试知事,俱月支米二石,并送京营,量用把总管队听调,有功照例升赏。”

这里面的总旗、试知事等官也只是低级武职,品阶不高。而且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即升迁的职位是在原有职位基础上的递升,而不是升迁到一个固定级别的官位上。这就意味着升迁速度不可能太快。而且即使是崇祯年间提拔的武状元王来,也只是从二品官阶。

武状元刘綎

相反,如果文举高中的话,就大不一样了。

《明史・选举志》记载: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输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这里面修撰、编修为翰林院官员,翰林官员可是要职,极有可能入阁参预机务,很多人因此位极人臣。即使是充作御史、给事等台谏官员及官廷内外的官员,最小一级也可做到一县的知县。相对于武举高中,他们不仅起点比较高而且之后的升迁速度还很快。

从这就可以看出武举高中与文举高中的区别之大了。

结语
通过以上对明朝文举考试与武举考试在各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它们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把它们组合起来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明朝的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大明会典》、《明实录》、《明史・选举志》、《选举考》、《明代科举制度考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