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死了哪些大将呢?

如题所述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一场大型战役。此次战争,亦堪称是曹操生平最耻辱一战。曹操当时带领精锐之师,兼并荆州降兵大概20余万,准备一举拿下自己的盯中钉刘备。然后,顺势剿灭孙权,如此他曹操便可以一统天下。然后在铜雀台之中安享晚年,没事的时候还可以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


曹操这个伟大的梦想f让他非常沉醉,但是现实却给曹操狠狠上了一课。要知道,狗急亦会跳墙。当时,被曹操打得犹如丧家之犬的刘备,突然变得十分活跃。在诸葛孔明的指引之下,刘备很快便与孙权达到联合抗敌一致抗曹的战略。

最终曹操在赤壁大败而回,差点连老命都留在了赤壁。这一仗,堪称是曹操生平最耻辱的一战。当年,宛城一役虽然被张绣偷袭,亦未如此狼狈。宛城一战,曹操痛失长子曹昂,以及贴身大将典韦。那么,在赤壁惨败之后,曹操又损失了哪些大将呢?说出来真丢脸,可以说是曹操心里面永远的痛!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

曹操在打败袁绍,并且肃清了袁绍残余势力之后,便让手下大将在玄武池练兵,在池子里面练兵,傻子都知道他曹操想要干嘛。因为在陆地上面交战,他曹操兴许没有害怕之人,但是要在水上交战,曹操他也需要学习,手下大将同样需要演练。

在经过5个多月的训练之后,曹操起兵直接攻打刘表。其意在破荆州,以荆州之地,执天下之牛耳。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

当然了,此时的刘备在曹操面前只能跑路。

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不过呢,荆州之地基本被曹操所得,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搞定天下用武之地“荆州”,能看出,曹操当时是用心了,不过呢?胜利来得太突然,就容易让人骄傲,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容易“飘”,曹操打算一举拿下孙权,刘备。这个时候的刘备呢,已经被曹操打败,正在努力逃命…


刘备对曹操来说已经是手下败将,曹操此时的真正大敌乃是孙权。而孙权,刚刚做掌门人不久,此时正是攻打他的时候。一旦成功,那么江南之地乃为曹操所有矣。

然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就及时站出来,亲自前往柴桑,游说孙权,并且让孙权同意孙刘联盟。从而呢,实现了当时《隆中对》战略。

《资治通鉴》: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此乃曹操之疏也!

其实当时诸葛亮便指出了曹操当时最大的几个缺陷,一者曹操当时没有听取手下谋士贾诩的建议,在荆州休养生息,安抚民心。其二,忽略了自己的大军,乃是陆地之王,并不擅长于水战。其三呢,正是曹操兵士已然成为骄兵。试想,两个月的时间拿下天下大州,不管是将军,还是兵士估计都会有些飘。

同时,诸葛亮抓住孙权这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服输,不愿意当笼中鸟。听到诸葛亮解析之后,孙权当即下令,并且把大都督周瑜调回来,第二日便决定与曹操血拼到底。


12月,程普、周瑜担任左右都督,同时与刘备方面形成合作关系。在赤壁南岸与曹操拉开阵形,这个时候呢,久经战场的老将黄盖便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曹操的战船全部都是绑起来的。于是黄盖便提出了火攻之计,如此便可以把曹操大军打退。周瑜呢,也觉得这个计策不错,果断采纳。

《三国志·吴书十》记载: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

或许这个记载就让很多小伙伴尴尬了,火攻计并非诸葛亮所提,而是黄盖之策略也。后来,黄盖还提出了苦肉计,以此来迷惑曹操。要知道,想要在曹操手上占到便宜,那必须得把戏演足。否则,曹操一眼便能看穿。


在挨了周瑜一顿惨打之后,黄盖依计而行。带头率领几十艘蒙冲、斗舰,在舱内都预装了无数火油,依计向曹操的中军大营驶去…

《资治通鉴》记载: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黄盖,接连使用4大兵法谋略:苦肉计,火攻计,诈降计,出奇不意计,四计并行,让曹操人马猝不及防,其后呢,周瑜、程普所率领的精锐水军蜂拥而上。即便曹操在场,亦不能控制战场,只有撤退的份。


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

曹操眼见势力已经去,不可扭转,于是在众将的带领之下,向华容道方向撤退。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恐怕连曹操也没有想到,才不到3个月的时间,自己便做了一回刘备,原来被人追击的滋味并不好受。


在大型的战役之中,大将亦难免死伤。那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方面都死了哪些大将?

首先死得最无辜的两员大将他们分别是,蔡瑁张允,此二人原本是曹操的水师都督,不过,此二人均是死在曹操的手下。原因就是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当时曹操不明情况,下令直接斩杀。蔡瑁张允一死,这才导致曹操的水军战斗力大打折扣,否则赤壁一役曹操亦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第三员大将乃是焦触,第四员大将乃是张南,此2人均是袁熙手下悍将。在赤壁之战前,被东吴的小股水军所杀,他们分别死于韩当、周泰之手。此二将,皆乃是悍将,只可惜由于当时战略失误,惨死于江上。


第五、第六位,分别是马延、张顗。此二人乃是袁绍帐下降将,有一定能力。不过,此二人均死在东吴战将,“锦帆贼”甘宁之手。他们的死呢,比起蔡瑁张允,意义要大得多。

忽见一队军马,在山坡前。徐晃出问,乃是袁绍手下降将马延、张顗,有三千北地军马,列寨在彼;马延、张顗二人,乃是在陆地上面策应曹操撤退。他们的死,亦被曹操称赞。

由此,观之,蔡瑁、张允、焦触、张南、马延、张顗,皆因赤壁之战而丢掉性命。这些战将虽然算不上是一流的大将,但是他们因为赤壁之战而死,特别是蔡瑁、张允,的死,绝对会成为曹操心中永远的痛,倘若当时,细心一点,恐怕水军的战斗力将大大提升,自己亦不会错杀好人。


赤壁之战后,曹仁与周瑜在江陵对峙一年有余。这能说明什么?曹操当时的精锐部队战斗力仍然健在,那么,赤壁之战曹操为何会败得如此狼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的一流大将并未全部上前线。

曹仁守江陵以防不策,乐进在襄阳,李典在合肥,臧霸,陈登在广陵,夏侯惇镇守许昌,防止后方偷袭。真正上前线的只有,张辽,张郃,许褚,徐晃,于禁。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张辽,徐晃,许褚又是在江陵到乌林一带的陆地驻守,以防止刘备从陆地袭击。真正上前线的兵士,乃是荆州降兵居多。由此,看来赤壁大败,乃是曹操整体战略上的失误。


一帅无能,累及三军,此言一点不假,欲成就大事岂可如此草率?关于当时曹操的战略,小伙伴们都有什么看法呢?倘若不是关羽当时念旧,估计曹操老命休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