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失败谁的责任

如题所述

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军队,虽然装备以及军事建设相较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毕竟对手是当时军工实力以及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巅峰的美国,美军即便是单靠武器装备,都能够将志愿军甩出几里路远。

因此这场战争我们所能依靠的主要还是战术以及军人的军事素养。而纵观整场抗美援朝战争史,我们可以发现,志愿军最不缺的便是钢铁般的战斗意志,不管是堪称最惨烈战役的“上甘岭战役”,还是被称为最艰苦战役的“长津湖战役”。

战前埋伏

1950年11月,在第一次战役中大受挫败的联合国军想要继续向北进犯,直接朝着朝鲜政府的临时所在地江界而去,此时我军彭德怀司令与其它参谋人员当即制定了一个“东顶西打”的策略,意图让被急调入朝的第九集团军对美国王牌军队陆军一师进行“迂回切断、包围歼击”。

第九集团军包含3个军,总人数达15万人,在接到命令后,这些志愿军战士就连夜隐蔽赶路,他们翻山越岭,忍受着极寒与疲劳在白雪皑皑的山脉树林中穿梭,最终以惊人的速度提前到达预定点埋伏好。

引敌入战

彼时志愿军42军正在黄草岭与美军陆军1师进行对战,在13天之后,在朝鲜军队的配合下,我军主动撤离黄草岭阵地,意图引诱美军陆战一师到预定战场长津湖一带。而美军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最终孤军直入,成功与其它联合国军拉开了距离,难以受到直接援助。

长津湖一带主要位于盖马高原之内,不仅海拔极高,而且彼时东线恰遇极寒天气,气温下降到了零下40度,因此不管是对于我方还是美军而言,这都是极其恶劣的作战环境。

视死如归

更别说这次战场调动过于仓促,第九兵团的匆匆入朝,让他们根本无法配备足量的棉衣,大量的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隐藏埋伏,一动不动,就这样度过了6天,而让我国无数人感到震撼和悲伤的冰雕连便是出自于此。

6天之后,志愿军终于蹲到了美陆军1师,并且在长达7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攻击。此时志愿军们可以说已经冻得神志不清了,但是在冲锋号角吹响的那一刻,他们用坚定的意识向前进攻,给了美军当头一击。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我军成功将陆军1师分区包围,并进行围歼作战。

伤亡惨重

但是美军武器装备实在是太先进了,即便我军兵力优势庞大,但在这样的强杀伤力武器的轰炸下,我军依旧伤亡惨重,一个师甚至都啃不动美军一个营。

不过志愿军的视死如归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到底是让美军害怕了,严寒的侵袭以及惨重的伤亡让美军不得不疯狂撤退,撤退的路上受到志愿军天罗地网的埋伏,致使美军损失惨重,被打成残废。

据悉,这场战争中,美军著名的“北极熊团”兵团被全歼,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和继任的费斯中校全部被击毙,而我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