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标段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1、工程特点。如果工程场地集中、工程量不大、技术不太复杂,由一家承包单位总包易于管理,则一般不分标段。但如果工地场面大、工程量大,有特殊技术要求,则应考虑划分为若干标段。2、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一项工程由一个施工单位承包易于管理,同时便于劳动力,材料、设备的调佩,因而可得到交底造价。但如果是大型复杂的项目,对承包单位的要求就要高得多,如果不划标段,就可能使有能力承担项目的施工单位就会减少,竞争对手少,价格就会相对较高。3、承包单位专长的发挥。工程项目由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专业工程组成,在考虑划分施工标段时,即要考虑不会产生各承包单位施工的交叉干扰,又要注意各承包单位之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衔接。4、工地管理。从工地管理角度看,分标时应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工程进度的衔接,二是工地现场的布置和干扰。5、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还可能会有其他影响因素如:建设资金、设计图纸供应等。资金不足、图纸分期供应时,可先进行部分招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十九条 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具有投标资格。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

第二十条 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第二十三条 招标人编制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影响资格预审结果或者潜在投标人投标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应当在修改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后重新招标。

第二十四条 招标人对招标项目划分标段的,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利用划分标段规避招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5
一、工程标段划分依据
(1)标段划分细小化
部分业主和招标建筑单位在标段划分中,出于一些原因的考虑,在招标时往往将标段划分为得较小较细,以尽可能多地满足投标建筑单位中标的渴望,有的甚至将分项工程在划分为独立的标段进行工程招标,给业主、建筑监理以及建筑施工单位本身造成了诸多不便。
(2)标段划分专业化
为了对某些关键部位或者某些单位工程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在招标阶段将地基处理、防渗防水、核心工艺等专业性较强的工程进行单独招标。
(3)标段划分人为化
在某些工程上,为了照顾某一些方面的关系,在招标过程中将某些项目列为指定分包项目,从中部单位承包工程中分出来,指定特定的承包商进行施工,而投标单位为了中部,业不得不同意招标人的要求。
二、工程招标划分标段的意义
1、因工为程量的太大,投标方无法独自承接项目,招标方需要将工程划分为数个标段招标,分配到相对应能力的投标方手上。
2、目的意义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排除项目独揽,利益私吞等问题,做到招标规范性,排除招标方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招标人对招标项目划分标段的,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利用划分标段规避招标。
三、怎样合理划分标段
标段划分的最小单位是单位工程,比如:住宅小区的某栋住宅楼(含住宅楼内的建筑、结构、水电、暖通、消防和防雷等等);若单栋住宅楼内有电梯等专业设备,且施工单位具有电梯安装施工资质,也可含在该标段内,否则该设备安装工程须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单独分包或由房屋开发商另行单独招标。
地下室的标段界限一般以地下室的“后浇带”或各种施工缝(如沉降缝等)为界,较为适宜。
划分标段不仅关系到招标活动的合法性,而且决定着与招标人签约的合同相对人数量,对招标项目的项目管理模式、实施效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标段划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招标人的招标组织水平和招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合法合理划分标段,使招标结果最优化,值得业内人员认真探讨与思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