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七大不能拆

如题所述

离子方程式七大不能拆如下:

1、难溶物不拆。例1: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2、微溶物作生成物不拆。例2: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说明:微溶物作反应物,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3、弱电解质不拆。例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4、氧化物不拆。例4:将氧化钠加入水中。

5、弱酸的酸式酸根不拆。例5: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注意:对于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其阴离子在稀溶液中应拆开写成H+与SO4形式,在浓溶液中不拆开,仍写成HSO4。

6、固相反应不拆。例6: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7、非电解质不拆。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分子式。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即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是指可溶性物质可拆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例如,H++OH-=H2O可以表示许多强酸跟强碱的中和反应。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首先要判断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例如,乙酸跟碳酸钠反应是离子反应,乙酸跟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前者能写离子方程式,后者则不能。

所有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初学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

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但是不可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