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如题所述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如下:

1. 成本法(成本模型):

核心理念: 根据购买时支付的实际成本,以初始投资成本记录长期投资。

计量基础: 长期投资在账面上反映的是购入时的成本,不考虑市场价值的波动。

估值调整: 不会根据市场价值变动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存在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没有明确可变现价值或者没有充分市场报价的长期投资。

2. 权益法(权益法模型):

核心理念: 根据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程度,按比例反映在投资者的财务报表上。

计量基础: 根据投资者在被投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在投资者财务报表上反映相应比例的被投资公司净资产。

估值调整: 根据投资者持有被投资公司的比例,定期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反映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变动。

适用范围: 适用于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有显著影响力(通常是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的情况。

3.区别与适用情况:

计量基础不同: 成本法基于实际支付的成本,权益法基于持股比例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权益。

账面价值处理不同: 成本法不随市场价值变动调整账面价值,权益法考虑被投资公司净资产变动对投资账面价值的影响。

适用范围: 成本法更适用于没有控制权和持股比例较小的情况,而权益法适用于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有一定影响力的情况。

这两种计量方法在长期投资的估值中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侧重点。选择使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取决于投资者在被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程度、持股比例和财务报表中所需反映的信息。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财务准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合适的披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