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道堂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马启西创传时期(1902~1917)。他是清末秀才,1891年在临潭旧城西凤山开设私塾,取名金星堂,除讲授“四书”、“五经”外,还以王岱舆、马注、刘智等人的汉文著作《正教真诠》、《清真指南》、《天方典礼》等伊斯兰教论著为依据,宣传教义,简化宗教仪式,克服教中的陈规陋习,并提倡男女儿童上学读书,受到当地广大回族群众的拥护。随着信众的增多,他在西凤山下设立了道堂,取名西道堂,一面传教,一面组织生产。凡参加者,将其财产一并归人道堂,实行集体经济管理制,从事农、牧、商等各业的开发经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较大收益和发展,马启西的宗教地位和影响亦随之增高,遂受到其他教派的排斥和打击、械斗、诉讼经常发生。1914年地方军阀马安良诬陷马启西勾结白朗扰陇,将其兄弟父子等23人杀害,并查封了道堂,抄查没收了全部财产,使西道堂陷入危机与旷日持久的诉讼之中。直至1919年马安良暴病身亡,诉讼才不了了之。(2)马明仁时期(1918~1946)。马明仁(1896~1946),字普慈。临潭人。回族。有才能,有文化,善于理财。1917年第二任教主丁全功被马安良杀害,他被选为第三任教主,他尽力招回、安置流落各地的教徒,制定振兴之策,完善各项制度,团结教众,继续经营农、商、牧、副各业。经20多年的艰苦努力,道堂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在北京、张家口、兰州、包头、阿坝、康定、拉萨等地设立了商栈,而且行商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同时,还建立了农场12处,耕地达7千余亩,牧场5处,各种牲畜约5千余头(只),林场13处,各种作坊10余处。积累资金达百万余银元,奠定了道堂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设立男女小学各1处,选拔学习好的道堂子女到外地上中学、大学,为西道堂培养人才。这是西道堂的全盛时期。(3)敏学成时期(1947~1958)。敏学成(1882~1957),字志道。祖居临潭卓洛。回族。有一定文化,为人诚恳忠厚。1946年马明仁逝世后继任第四任教主,由于体弱多病,实权多集中于中层负责人手中,出现积聚私财现象,道堂集体经济大为削弱。加之马步芳军阀势力的胁迫,使西道堂经济发展受到种种限制,逐渐走向衰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