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的调查

如题所述

地质构造不仅控制一个地区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和分布,而且对于地下水的富集和运移也有重要影响。地质构造调查包括褶皱、断裂和裂隙的调查。

褶皱是层状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岩层弯曲。它可构成承压水含水结构,特别是向斜构造,往往构成自流盆地。因此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应着重查明褶皱的形态类型、规模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展布特征,以及与地形的组合关系,查明主要含水层在褶皱构造中的部位,以及断层、裂隙发育特征及对地下水富集的控制作用,为地下水系统边界的圈定和富水地段确定提供依据。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地质构造。断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储水空间,是地下水主要聚集场所,往往形成地下水的强径流带。在有些情况下,断层又可使含水层错开,常构成含水系统的边界。断层的性质和两盘岩性是控制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的主要因素。按断裂带富水性能可将断层划分为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按断裂带的导水性能将断层分为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表2-3)。因此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要仔细观察断层(断层面、构造岩)及其影响带的特征,分析断层性质和发育期次,调查断层规模及在空间展布规律,进而确定其水文地质性质以及可能的富水地段及富水程度。

表2-3 断层水文地质分类

裂隙是基岩地下水的主要储水空间和运移通道。影响裂隙储水和导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裂隙的长度、宽度、产状、密度及充填性质。构造裂隙的长度、张开度和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地层岩性的影响。因此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应详细测量各种地层岩性的裂隙长度、宽度、产状、密度及充填情况。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移和富集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基岩区和第四系松散沉积区的表现是不同的,其调查研究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1.基岩区地质构造的调查重点。①各种构造形迹与构造成分(细微裂隙、岩脉、断裂、褶皱等)的分布范围、空间展布形式及构造线方向,确定有利于地下水贮存的构造部位;②调查、研究和分析各种构造形态及组合形式对地下水贮存、补给、运移和富集的影响;③对断层的水文地质性质(富水、导水、储水、阻水、无水等)进行调查研究;④对不同类型的接触构造(这里常成为富水带)进行调查研究。

2.松散沉积区地质构造的调查重点。在松散沉积物分布区,应着重调查研究最新地质构造的性质、表现形式及对沉积物和地下水埋藏、分布的控制作用,调查重点是:①山区和平原区的接触关系。一些山区和平原之间的年轻断裂构造,常常控制着山区裂隙水和岩溶水对平原区孔隙水的补给条件;②沉积盆地基底中的最新断裂构造和构造隆起,它们对上覆年轻沉积物的分布范围、厚度、岩相特征及现代环境地质作用等起控制作用,而这些因素又极大程度上控制着含水层或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图2-3);③地壳的升降运动对河谷地质结构、岩溶作用的控制作用与影响。

图2-3 武威盆地水文地质示意剖面图

(据房佩贤等,1996)

1—前震旦系;2—新近系中新统;3—新近系上新统;4—第四系下更新统;5—中更新统到全新统;6—地壳运动方向。Q2-4为主要含水组,Q1+N2为相对隔水层;钻孔侧方数字示地下水位或含水组底板高程;钻孔上方数字示该孔揭露的含水组(Q2-4)厚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