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如题所述

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整的人格。其中,自信心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的核心。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案例中程军消极的课堂行为就源于自己对语文学习的自信不足。 一、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困难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教师对转化困难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这对困难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存在不自信心理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内隐性。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会瞧不起自己,从而在心中存有一定的阴影。但他们的自尊心并没有泯灭,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具有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用广博、真挚、深沉、持久的爱去扶植他们表面冷漠而实际强烈、敏感的自尊心,要有善于聆听和启发的艺术,因势利导,以理晓之,以情动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要满含期待,恰当鼓励,激发孩子自信心,同时也要改善班级的人际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 三、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困难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只能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困难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困难生的转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