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1]1译文立:1、站立。《庄子·养生主》:“提刀而~。”2、竖立。《荀子·君道》:“犹~枉木而求其景之之也。” 3、设立,建立。《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而道生。” 《商君书·更法》:”各当时而~法。“ 4、存在,生存。 《荀子·富国》:”百里之国足以独~矣。“5、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左转·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之。“ 《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卒,子政~,是为秦始皇。“ 6、登上某一地位。《汉书·高帝纪上》:”高祖乃~为沛公。“ 7、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诛杀曹无伤。“(此解释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句是从“欲”的角度来讲,后句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问题,更不存在对立,有机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关于“忠”,则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8
就是已经到了自己的所愿而且已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也就是说,自己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自己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