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说法是“自然生态观”还是“生态自然观”?

如题所述

如果你是问自然辩证法粒的就是:生态自然观
自然观分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下面是自然辩证法的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3 生态自然观
3.1 自然界的分类与生态危机
3.1.1 自然与生态
自然的分类:按照人类介入的程度,可以把自然物分为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三类。
天然自然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的影响;
人化自然的基本规律不受人的影响,只是部分外部条件受人的影响,如农业社会的农作物、家禽和生畜;
人工自然的运行规律由人规定。

生态与生态学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学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定义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ογοθ(学科)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

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方面
1.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 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
3.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究
4. 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研究
5.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3.1.2 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条件基础的破坏,引发的对生命系统的损害。此类生态问题是生命系统与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不和谐,并不是生命体之间的不和谐。机械、物质和化学等非生命的人工自然变革活动,是导致此类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
第二类生态问题是人工自然直接导致生命体之间的不和谐。第二类生态问题直接原因是人工生态的产生。

生态问题:
人口膨胀
物种变化
土地荒漠化
空气和水资源污染
矿物资源储量减少
灾害与冲突成为常态
3.2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五条: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有两条:
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之中;
二是坚持以生态中心的价值观,即以生态的利益为最高原则。

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质
生态自然观致力于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提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
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在人与自然的共同本质中寻找。
寻找途径之一,以天人相通为前提,在人的最为本质的生命观念中,发现天人同一的性质。[例如中国哲学]
寻找途径之二,在广义自然的层面上,寻找人与自然的共同本质。[生态学等]
寻找途径之三,以人与自然的中介为核心,寻找人与自然的共同本质。[实践唯物主义与交往理论]
3.3 生态危机的原因与协调的途径
3.3.1 原因:
观念:机械自然观与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科技:认识的有限性和变革能力的低下;
人与人的关系:动物世界的关系导致人对自然开发利用的无序状态。

3.3.2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
生态化的社会意识形态
形态多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多样化,对生态思想的理解必然蕴含着区域或社群属性。多元化的生态思想共同展现同一个生态主题。
平等的思想环境:生态思想的生态环境
生态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多样性的生态理念
生态化的社会意识形式

发展和依靠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绿色科技的思想、方法、工艺、手段与技能等具体的科技要素与关系;
二是绿色的科技活动,包括科技决策过程、研究和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社会运行过程等。

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
政治关系的协调:在自由的理念与民主的制度下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与对强权的制约力量,使得破坏生态的力量处在控制之下。
法律制度的协调:
伦理道德的协调

3.4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3.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WCS)中给予系统的阐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资源、环境、人口、工农业、科技、社会等方面。它已成为我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国策和全球性的纲领。

3.4.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的可持续性——可续原则
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原则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原则

3.4.3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物质层面上以生态产生为主导;
社会制度层面上建立适应于生态建设的规范、制度,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思想观念上确立生态化的思想观念。

3.4.4 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源头上把握:
在制订绿色发展战略,在各种计划中反映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与措施。
执行环境保护的准入制度。
过程中治理:
对现存的环境问题做切实可行的治理。
严格执行法律,依法保护环境。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
绿色的方法论意义
在今天,人们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冠以绿色的名称,用于区分环保与非环保的行为。我们追求节能的科学技术。但是,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是节能呢?通常,我们只是针对具体的科技项目,讨论节能问题。实际上,从方法论与自然观的角度,也存在着节能问题。

从近代以来,行为主义的科学模型一直占主要地位。牛顿力学模型就是一个行为主义模型。所谓行为主义模型,是从外在功能关系来描述运动并且构造动力学模型,而不是从事物的内在结构上认识事物的运动。所以,在牛顿力学中,我们只应用质量概念来刻划对象的运动禀性,并没有更细致地描述事物的内部结构

行为主义的方法实质上就是黑箱方法,是一种功能模拟的理论模型。
所以,机械论动力学模型的节能是相对较差的。
热学是机械力学在热现象中的应用,本质上也是行为主义的。所以,热机的效率同样也是很低的。
电磁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电与磁的互动等机制等,对电磁运动的内部结构有了一定的描述。所以,它并不是完全行为主义的,而是在一定的认识粗粒化程度上对内部结构有所描述。因而,电磁学理论相对节能

控制论是行为主义的,香农的信息概念也是行为主义的,即功能模拟的方法。
分子生物学的遗传学理论是生成论的,分形学中描述的几何学也是生成论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对事物内在结构或过程的描述。
我们把这种理论模型称为结构描述的理论模型。
绪论与自然观部分思考题:
为了社会发展而述诸于哲学和科学,有助于社会发展吗,能建立独创的哲学和科学吗?
古代自然观对今天的认识有何意义?
系统科学完成了对机械力学的彻底革命吗?
生态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3
自然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