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如题所述

冰属于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状态。

熔化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

扩展资料:

1、物质熔化需要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

2、固体根据熔化特点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3、一般情况,对于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压强越小,熔点越低。但是水除外,压强越大,熔点越低;压强越小,熔点越高。所以水有着不同于其它纯态物质的单元系相图,它的固液线的斜率是负的,这一点与其它物质非常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晶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首先,冰从零下某个温度开始,温度不断上升,直到0℃。

然后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冰水混合物的阶段,温度保持在0℃。

最后,并全部融化,然后冰水从零度开始逐渐升高,直到100℃


如图:

第2个回答  2014-08-27
从0下摄氏度均匀升高到0摄氏度 然后不变直到冰全部融为水
第3个回答  2014-08-27
先升高,然后不变,再升高追答

希望可以采纳,谢谢

追问

那石蜡呢?

追答

石蜡不是晶体,所以是一直升高

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8-27
先生温,然后不变,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