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歌词读了的感受

如题所述

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

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

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最后的尾声,唱出了呼天唤地似的旋律,使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反抗斗争的力量。

歌词内容:

《松花江上》

作词:张寒晖

作曲:张寒晖

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9
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流亡关外,无家可归……当时的爱国音乐家张寒晖,被这些景象深深触动,便写出了这首满怀思乡之情、国难之痛的歌曲
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高潮。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
《松花江上》的歌词以第一人称写来,字字血泪,有如诉说着亲身感受,可张寒晖本身不是东北人,而是河北定县人。1936年创作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时,他在西安教书。
那个时候,日本军占领了东北,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关内,西安街头就有大批东北军官兵和来自东北的流亡者。张寒晖耳闻目睹他们的悲苦惨痛的声音与景象,深深触动他的心弦,激起创作一首歌曲诉说他们悲惨故事与渴望回家的冲动。
歌词是充满悲愤,曲调如哭似泣,听者很难不动容,事实上,据张寒晖的友人回忆,‘他是噙着眼泪去写的’。张寒晖的同学姚一征说:‘我记得当他唱到“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时,两个人都以泪洗面了;以后简直是字字血泪。唱到“爹娘啊”时,他竟呜咽得唱不下去。’张寒晖自己也说过:‘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了。’
歌曲完成后,张寒晖先教他的学生唱,经辗转相传,很快就传遍了东北军中。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谈《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时,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可见当年这首歌的流传程度与感人的力量。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在抗战初期,作曲家刘雪庵把自己从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谱写的《离家》及《上前线》两首歌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编为《流亡三部曲》时,也只能署以佚名。发表后,迅即在全国广泛传唱,成为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第2个回答  2009-05-17
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流亡关外,无家可归……当时的爱国音乐家张寒晖,被这些景象深深触动,便写出了这首满怀思乡之情、国难之痛的歌曲
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高潮。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
《松花江上》的歌词以第一人称写来,字字血泪,有如诉说着亲身感受,可张寒晖本身不是东北人,而是河北定县人。1936年创作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时,他在西安教书。
那个时候,日本军占领了东北,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关内,西安街头就有大批东北军官兵和来自东北的流亡者。张寒晖耳闻目睹他们的悲苦惨痛的声音与景象,深深触动他的心弦,激起创作一首歌曲诉说他们悲惨故事与渴望回家的冲动。
歌词是充满悲愤,曲调如哭似泣,听者很难不动容,事实上,据张寒晖的友人回忆,‘他是噙着眼泪去写的’。张寒晖的同学姚一征说:‘我记得当他唱到“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时,两个人都以泪洗面了;以后简直是字字血泪。唱到“爹娘啊”时,他竟呜咽得唱不下去。’张寒晖自己也说过:‘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了。’
歌曲完成后,张寒晖先教他的学生唱,经辗转相传,很快就传遍了东北军中。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谈《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时,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可见当年这首歌的流传程度与感人的力量。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在抗战初期,作曲家刘雪庵把自己从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谱写的《离家》及《上前线》两首歌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编为《流亡三部曲》时,也只能署以佚名。发表后,迅即在全国广泛传唱,成为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遗憾的是,在抗战胜利不久的1946年初,张寒晖就因积劳成疾而逝,不知道他这首作品,在几十年之后,仍然那样感动人心。沉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